16.
網路世代的一大突破是可以輕鬆抓音樂到電腦裡面,想聽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播來聽;而且大學時代宿舍很流行架FTP站,歌曲來源不是問題(版權問題也是自此進入無解狀態)。不過大學時期還沒有寬頻上網,只有速度很慢的撥接,下載一首mp3都需要20-30分鐘。而且撥接網路是以時間計費,抓歌的時間就相當於金錢,所以家裡會限制上網時間,無法肆無忌憚地掛在網路上下載一堆歌;所以辛苦下載下來的每一首歌都很珍貴。印象中最早下載的幾首歌有萬芳的《不換》、哈林的《決定要愛你》、鄭秀文的《出界》、曾淑勤的《魯冰花》、李玟的《前世今生》等;那個時期都是這幾首歌重覆在播放,陪伴我度過每一個上網的夜晚。

 

17.
大一上的時候,我曾經在短暫時期擁有一個綽號:北極熊。綽號的緣起是我在BBS班板上一篇聊到灌水的文章,提到游泳渡過北極除非我有北極熊般的皮下脂肪;有同學回應「你的皮下脂肪也差不多啊」之類的玩笑,然後大家就開始用北極熊來稱呼我。我當時心裡有些矛盾,一方面很高興自己擁有綽號,很喜歡被同學以綽號的方式親暱地稱呼;但另一方面又對於自己的綽號和肥胖相關有些介意。畢竟我從高中的拔河冠軍班級進入一個男生都很瘦的班級,我頓時變成班上最重的人;似乎必須開始面對自己體重逐漸上升的事實。當時我還引用了陳珊妮一首非主打歌《肥胖者的悲哀》當作BBS發文簽名檔以抒發心情,被朋友關心時再說那只是歌詞啦沒什麼;我真的好常用這種故弄玄虛的方式引人注意然後再拒絕別人關心耶。

 

18.
真正伴隨我最多年的綽號是「小索」,這個綽號的由來是我的PTT帳號solemnity。大一下的時候班上忽然很流行把BBS帳號翻成中文來互相稱呼,所以有一段時間同學都叫我「索蘭尼提」。叫了幾個月之後因為四個字實在太長了,就有人改口叫我小索;這一叫就是十幾二十年直到現在。第一次有綽號跟著我的人生這麼久,甚至取代了我的真實姓名;即使現在在熱線的綽號也是源自於此。更重要的是從高中想要刷存在感、自稱正經八百開始,這個綽號可以說是承載了我人格塑成的經歷;因此對它相當有感情。

 

19.
求學時期的體型經歷過幾次大變化,從小學的矮胖,到國中的抽高變瘦;高中時期的體重則一路攀升,大一時突破80公斤了還在往上升。除了變成班上最重的男生有點自卑,也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之外,走路時大腿之間的肉會相互摩擦也很不舒服。因此我下定決心要開始控制體重,但我知道急就章的節食減肥法肯定沒效,所以我採取的方法是逐漸減量法(例如自助餐從兩碗飯減到一碗半再減到一碗);另外也改掉沒事就吃零食的習慣,三餐之外不吃任何東西。執行之後意外發現這對我來說一點也不是難事,而且成效卓著;一年後我的體重降到67公斤,足足減了十幾公斤。這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體重,讓我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也期許自己的體重能一直維持在70公斤以下。

 

20.
得利於父母的身高優勢,我從國中開始快速抽高;到了國三時已經變成全班第二高,只輸給一個同學。國中畢業後我繼續長高,超越那個第一高的同學;結果高一進了新班級,又有一個同學比我高。後來我繼續長高,高二時逐漸超越那個同學時,又轉來一個比我高的同學,導致我還是維持全班第二高。上了大學後我來到現在的身高,班上有一個同學比我高,另一個同學跟我差,統計起來還是全班第二高;想當全班最高怎麼那麼難!(虛榮心未獲滿足)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åƒè£¡å¯èƒ½æœ‰1 人ã€å¾®ç¬‘中ã€å下和特寫

 

#親愛的初戀

#LoveSimon

#防雷線下有雷

 

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

  

並不是第一次看青少年同志電影,大概也知道這類型電影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親情、友情、愛情、成長、性別認同、出櫃這些元素;再加上今天自己身心都很疲累,所以就用很放鬆的狀態來看這部電影。電影內容當然不脫這些元素,不過前半部的劇情安排順暢且動人,讓人十分入戲;因此後半部還是讓我在電影院哭到整個鼻子都塞住了,只能用嘴巴呼吸。我覺得這是部很很適合非同志朋友來看的校園青春喜劇,但如果是同志朋友來看應該會更有感覺。

 

============================

我是防雷線,嗯哼。

============================

 

這部電影有幾個非常打動我的點。首先是Blue一開始在匿名留言中說的,「有時覺得自己像被卡在摩天輪上。上一秒在世界頂端,下一秒卻來到谷底。」我和主角Simon同樣完全被這句話給打到,儘管我們都擁有好到不能更好的朋友和家人,在求學過程中可以說是相當幸福;然而在出櫃以前,我們仍然時常感到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Simon透過窗戶看著屋子裡的家人那幕我相當有感)。摩天輪這個元素從頭貫穿到尾,不但Simon的公開出櫃信提及,甚至兩人最終的相遇也是在摩天輪上。(大家不要再誤會守一了他說的都是真的)

 

Simon猜測Blue真實身分的過程,就如同許多男同志一次次的異男忘(指的是男同志愛上異男)一樣,讓人心有戚戚焉;被迫猜測著每一個人的性向真的很難受啊。(最讓人心痛的是Lyle那一段,不過有趣的是飾演Lyle的演員Joey Pollari幾個月前公開出櫃了,他很帥!)Simon害怕出櫃的心情同樣讓人十分有感,包括聽到異性戀的玩笑儘管尷尬也只能跟著假笑,或是對於其他已出櫃的同志也不敢多加評論。

 

還好Simon終究是個幸運的孩子,出櫃的過程儘管略有波折,結果卻十分圓滿。Simon在車上和Abby出櫃那場戲雖然台詞不多,我卻忍不住跟著掉淚。Simon的父母在和Simon的對手戲中不約而同地表達自己的自責與歉疚,也是很多同志父母剛得知時會有的情緒;這兩場戲處理得相當細膩,讓我哭得很慘。另外有兩個角色也很討喜,一個是罵人技能點滿的黑人女老師,另一個是很早就出櫃的公開同志Ethan。我很喜歡兩人在副校長辦公室外的對談,Simon羨慕著Ethan一貫的優雅和無所懼,卻不知道那種優雅無懼的背後其實也有著許多辛酸無奈。

 

不過我不太喜歡劇情中段Simon亂點好友鴛鴦譜的橋段。當然最可惡的是Martin,我也知道那種擔心自己性向曝光的感覺,更了解這就是編劇為了製造劇情轉折的安排;但我就是不喜歡亂點好友鴛鴦譜的感覺,是我少數無法同理的部分。

 

Blue刪除自己的email帳號時,真的會讓人跟著Simon一起難過啊;還好最後是圓滿結局。值得一提的是Blue的身分撐到電影結尾才曝光,難得在青春校園戀愛劇裡可以看到這種懸疑性及合理性兼顧的安排,還算不錯。稍嫌美中不足的是Blue坐上摩天輪後兩個人幾乎沒什麼交談(感覺終於見面應該有很多話要講啊),就連親吻也像是為了讓觀眾歡呼而親一樣,不是太有feel。另外這種沒見過面光靠文字就相互喜愛,見了面剛好兩人都是帥哥,這種安排好像也有點太美好了一點。(不過青春喜劇就是這樣嘛)整體而言這部電影還是相當可圈可點,演員表現、劇情安排及電影節奏都維持不錯的水準,十分值得推薦。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大學時期就時常被說你們班的感情特別好,而相識屆滿20年的大學班遊也讓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們嘖嘖稱奇,怎麼畢業這麼久了還在班遊?我覺得每個班級都有各自的相處模式,很難也沒有必要去比較誰的感情比較好;但至少20年後還在辦班遊這件事對我而言一點也不覺得驚訝,畢竟這就是個不管過多少年,都還是會讓人想要和大家重聚的班級啊。
 
其實大學時期我們班每年寒暑假都會各辦一次班遊,畢業後也固定每年辦一次班遊;只是後來大家各自成家立業生小孩,自從2009最後一次班遊後就沒有機會再一起出遊了。直到去年同學會,有人提及2018年我們就認識20年了,該安排個班遊來記念一下,才促成了這次的班遊。
 
這次班遊的出席同學共16人,但所有家眷小孩加起來總共四十多個人;儼然成為多個家庭的聯合旅行。其實從這幾年的同學會中,就已經明白在目前的人生階段,聚會模式必然會有所改變;大家不再能全心全意地聊天與互動,而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陪伴、談論自己與彼此的小孩,甚至需要解決小孩們的紛爭。一開始當然會有些不習慣,畢竟參加聚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和同學互動聊天啊!但其實也逐漸了解,孩子是同學們目前的生活重心,以及未來的生命延續。所以這次班遊我在努力認識這些新朋友、讚歎一堆小孩聚在一起可以多瘋狂、尖叫哭喊聲多驚人、同時慶幸自己沒有生小孩之餘,也會拿手機在旁邊側(ㄊㄡ)拍大家的一舉一動,反正我不用照顧小孩超閒的;不知不覺也拍了兩百多張照片,根本就是個偷窺狂的概念啊!
 
雖然看同學們手忙腳亂地照顧小孩也別有一番惡趣味,但我還是最愛和朋友之間的直接互動。所以我非常喜愛烤肉時的垃圾話、半夜哄完小孩睡覺大人自己不睡覺的牌鬼時間、買早餐等候時的同學大點名、以及沒來同學們在line上的訊息留言。我享受著跟每個同學交談時毫無壓力的放鬆感(這種感覺20年來從未曾消逝),更可以強烈感受到同學們參加這次班遊時充滿興奮與開心的感覺。十分期待下一次班遊能早點成行,希望不要再等這麼多年了。
 
這次班遊最要感謝的是從住宿、交通、行程規劃都一手包辦的燕琳,整趟旅程中從未間斷地滿足著每一個人的需求;同學們能帶著一家大小順利地參加班遊,完全都是燕琳的功勞。說真的每次班遊有辦法順利成行,都是因為有這麼熱心的同學出現的緣故。但有另外一位背後功臣也需要提及,那就是陳姓正妹。我從大一開始就堅信自己是全班同學裡面最愛這個班級的人,但經過二十年來才慢慢發現並非如此;我只是一味緬懷著自己過去在這個班級裡被寵愛著的美好,陳姓正妹卻是在畢業後仍持續關心著每個同學的現況與未來,是班級情感能夠持續維繫的最大功臣。
 
#原本說好的遊記內容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全部都是小孩尖叫哭喊笑鬧聲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
由於系上各班班板都在PTT ,因此我從大一開始就在PTT上頻繁出沒。除了在班板上和同學們瘋狂發(ㄍㄨㄢˋ)文(ㄕㄨㄟˇ)外,也開始瀏覽PTT的各個看板。例如當時齊豫拿下金曲獎國語最佳女歌手獎,阿妹板就有人為阿妹抱不平,說為什麼是齊豫那個歐巴桑得獎?齊豫自己也說是自己資歷深才得獎,根本就是人情獎或同情獎嘛!我就很不高興地回了一篇文章(當時還沒有推文),說齊豫明明就只是謙虛的說詞,何必為了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手就攻擊別人?後來我也持續在自己所關注的看板不時與人討(ㄅ一ˇ)論(ㄢˋ),到現在在PTT上還可以找到自己十幾二十年前四處討(ㄅ一ˇ)論(ㄢˋ)的痕跡;當時還真是年少輕狂啊。(現在有比較好嗎)

 

12.
在PTT眾多看板當中,我最早注意到的就是歌詞板。PTT的歌詞板雖然沒有跨站連線,但在t板主的認真整理下,精華區是我逛過的幾個BBS站歌詞板中裡內容最齊全、分類最清楚的一個。當時網路上還沒有像魔鏡歌詞庫那麼齊全的資料庫,曾經出現過的六一歌詞庫也因為未付授權費而關站;因此PTT歌詞板十分熱門,許多人會來這裡發問歌詞相關問題。我也非常喜歡在歌詞板出沒,幫忙回答別人問的問題,並且也貼一下些板上沒有的歌詞。

後來t板主要辭職,就詢問我要不要接板主。但當時PTT板主每個月會收到PTT幣作為薪水,我覺得領薪水的話工作起來會有壓力;再加上我對國語歌曲以外的歌不是那麼熟,於是我就婉拒了板主的工作,自願當無給職的精華區小板主,除了收錄歌詞之外更努力把精華區整理得更清楚好用。後來我我當上了板主,在原板主相繼退出後更成為唯一的板主至今。時常有新朋友對於我是PTT歌詞板板主而大感驚訝,但對我而言就只是個資料庫管理員而已;相較之下八卦板那種人氣旺、爭議多的看板板主才更值得一提吧。

 

13.
大學時期除了PTT之外,還有很多活躍的BBS站,呈現一種百花齊放的景況。就台大學生常上的站來說,有十分無聊的官方BBS站椰林風情、只要暱稱有點像女生就會收到搭訕水球(BBS丟訊息給別人稱作丟水球)、不良牛、以及小魚。其中我最常上不良牛,因為裡面連結著當時曾經小流行的Mud。Mud是一種以telnet為媒介的文字線上RPG遊戲,跟後來很多線上RPG一樣扮演特定角色,有技能樹,可以打怪升級賺錢、接任務、加入陣營,死掉時需要回去撿屍等。我加入的國家叫做Godspeed ,是個不大但氣氛不錯的國家。另外小魚也有內建大富翁遊戲,設計得十分精細;可惜我加入時遊戲已近飽和,幾乎大部分的地都被人買下了,所以玩不出什麼樂趣。Telnet雖然從現在的角度看來是很落後的介面,但還是曾經發展出一些很了不起的遊戲系統呢。現在不良牛BBS站雖然還在,但Mud似乎已經連不進去了,好可惜啊。

 

14.
使用PTT這類網路社群的特徵就是匿名而且看不到本人,於是我在網路上活動時發現自己的文字時常被誤認為是女生;包括別系的同學來我們班板逛了一陣子後才赫然發現我是男生,此外在管理歌詞板或逛別的板時也不只一次有人因為我的真實性別而感到訝異。我小時候因為髮型及長相的緣故常被誤認成女生,但自從國中大幅長高後就很少被誤認過了;沒想到在網路上又碰到相同的狀況。一開始其實有點抗拒,覺得我長相像女生就算了,怎麼會連網路用字都像?而且也擔心這種誤認會增加自己的出櫃風險,畢竟陰柔氣質和男同性戀總是被綁在一起的。不過要改變文字使用習慣並不容易,而且我也不覺得自己的文字有什麼問題,所以久而久之就釋懷了。想想其實很有趣,現實生活再怎麼隱藏,網路用字居然還是藏不住自己的性別氣質;都說網路世界很虛幻,但有時候在網路上的表現比真實世界真實多了。

 

15.
網際網路的出現不只讓我接觸BBS站,也讓我有了新的管道探索及滿足自身的同志情欲。尚未出櫃的我總是要確認家人不在附近,才敢上Yahoo奇摩(是的當時Yahoo才剛跟奇摩合併,而Google當時還不紅)上搜尋關鍵字;例如同性戀、Gay、裸男等。當時能搜尋到的內容尺度比現在小得多,而且撥接的網路速度也超慢,不可能像現在有完整高畫質影片可以下載。不過對我來說,這些網路素材已經開啟了我的一個新世界。我還記得那時候看到一個帥氣的歐美男生正面全裸、歪著頭坐著的照片,感覺驚為天人,怎麼可以有人這麼好看;後來看到一些他的GV影片片段更是教人著迷。後來查到他的名字叫做Johan Paulik,儘管同時期他並非最紅,卻是我第一個喜歡上、而且記憶至今的GV男優。雖已事隔多年,但有時候還是會很懷念我和他都還很年輕時,對他的那種迷戀感覺。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åƒè£¡å¯èƒ½æœ‰1 人

#死侍

#死侍2

#DeadPool
#DeadPool2

#全篇無雷

 

死侍(Dead Pool)/死侍2(Dead Pool 2)

 

週末一口氣看完了《死侍》與《死侍2》,對我來說是相當合格的爽片:節奏明快有趣,劇情流暢,血腥暴力美學與賤嘴無極限的台詞交織出一種獨特的風格。這些優點足以讓觀眾忽略劇情的合理與否,有些看不懂的哏趕快上Youtube看彩蛋介紹就對了。

 

兩部片引用了一些我鍾愛的英文老歌,例如第一集開場的Angel Of The Morning、第二集開場的All Out Of Love;還有死侍最愛的Wham所演唱的Careless Whisper(I Never Gotta Dance Again… QQ)。最後在死侍2片尾的某段劇情我居然在戲院裡狂掉淚,這證明了只要電影夠吸引觀眾進入情境,要讓人感動一點都不是難事啊。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嗅覺障礙者、對於美食無感的我,一向不認為任何和食物有關的計畫或議題能夠引發我的興趣;沒想到這次居然成了例外。

很多有加我臉書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的嗅覺狀況,也知道我唯一會在臉書張貼的食物照片就是生菜沙拉(我還特別創了臉書hashtag #收集各地沙拉餐);原因很簡單,既然我吃不出美食,挑選食物時當然就要以健康為主要訴求啦。而身為醫學編輯,在撰寫衛教相關文章和刊物的經驗中發現只要是發炎性疾病,飲食建議必定包含「地中海飲食」,因為地中海飲食具有明確的抗發炎效果。而橄欖油便是地中海飲食當中的關鍵食材,許多醫學研究皆證明橄欖油具有相當優良的抗發炎效果。所以每次去吃義大利麵,我都會特別挑選以橄欖油為主的餐點,希望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mediterranean-diet-(hr).jpg

地中海飲食

 

 

不過我知道真正具有抗發炎活性的橄欖油僅限初榨橄欖油,而且如果運送及保存不當,橄欖油便會變質而可能失去抗發炎活性。再加上層出不窮的假油事件,因此每次點含有橄欖油的餐點時,我總會有所疑慮。例如我每週去吃Subway時店員問我要加什麼醬料,我時常只要求加橄欖油,然後一邊在擔心Subway的餐點並沒有很貴,會使用真正的初榨橄欖油嗎?有好好裝在暗色瓶子裡避光保存嗎?(不是要攻擊Subway的意思,只是我最常吃到橄欖油的機會就是在Subway…)

特級初榨橄欖油.jpg

要怎麼知道餐廳提供的橄欖油品質如何?

 

我當然也知道,要確保橄欖油的品質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買油、自己製作料理。但是我擁有連泡麵都曾經泡錯過的驚人體質(人笨不要怪到體質上好嗎),根本不可能自己下廚;所以偶然得知這項「太極計畫」,覺得終於正式有單位要在台灣公開提倡橄欖油的好處,以及重視台灣市面上的橄欖油品質了,終於得償所~望~得得得償所~望~(哏太老了這位先生)

「得償所望ã€çš„圖片æœå°‹çµæžœ

不知道這是什麼哏的請不要跟我說沒關係

 

「太極計畫」是歐盟的一個國際推廣計畫,目前希望能將橄欖油的相關知識推廣到中國及台灣等地區。詳情可見以下網站,或從以下app中獲得:
 

官網
https://www.ouroliveoil.com/zh-ht
App (iOS)

https://itunes.apple.com/ng/app/ourevo/id1358683995?mt=8

App (Andrio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ouroliveoil.ourevo

 

網站及App裡的內容除了介紹這項計畫外,也提供了許多橄欖油的基本知識(例如它的健康功效)、迷思破解(例如橄欖油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耐高溫)、購買及貯藏的注意事項;這些資訊對於我的飲食挑選以及往後工作上的衛教文章撰寫當然會有幫助。但我更期待的是太極計畫的後續發展,目前看來計畫初期的主要目標為推廣橄欖油的資訊與知識,很希望這個計畫往後能真正成為替台灣市面橄欖油的把關機制;我甚至有點奢侈地期望以後能在各大餐廳的菜單上看到「本店橄欖油經過太極計畫認證」,肯定會大幅增加我前去用餐的意願。

特級初榨橄欖油料理_1.jpg

橄欖油的把關不能等,拜託了

 

 

最後來看一下這個計畫的宣傳片,拍攝手法及內容都有如劇情短片電影~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
大一上學期某天,我跟兩個同學聊天時提到我會彈吉他,其中一個台大羅浮的同學說他們社辦有吉他,於是我們就殺到羅浮社辦去找另一個羅浮同學,借了吉他來彈。雖然高中參加吉他社時吉他技巧練得不怎麼樣,但大學班上剛好也沒有其他人會彈吉他,所以騙騙外行人還算可以。再加上我相對音感不錯,別人點歌只要是一般流行歌,我自彈自唱都不成問題,所以還是成功塑造了一個吉他彈得不錯的形象。也因為這種形象,即使之後完全沒有精進吉他技術,後來還是獲得好幾次表演吉他的機會,完全就是個吃老本的概念哪。

 

7.
大一剛入學時,對於任何系上活動或邀請都很有熱誠參加;因此某位跟我們班還算熟的大二學長過生日時說要在系上教室辦慶生會時,我和其他同學一樣就立刻答應了。到了慶生會現場,發現除了系上學生之外,還有一些學長參加團契的朋友。整場慶生會前半部就像是團契儀式般,有長時間的禱告,好像還有牧師的祝福;對於不是信徒的我們而言有些尷尬。即使後來有些活動沒有那麼多宗教意涵,但整個感覺已經不太對了,畢竟沒有事先告知的感覺真的不是很好啊。

 

8.
系辦506教室是系上學生使用最頻繁的教室,從推甄時的休息室、推甄小迎新、全班小迎新到每週服務課都在這裡集合或進行。此外506教室後方也有桌球桌,於是我們就時常在下課後到506打桌球。在此之前我只會反拍推擋一招,即使是正手方向的球也還是硬移動到反拍位置推擋回去。後來系辦學長W持續地教導我和幾個同學的桌球技術,於是我終於學會了正拍抽球(雖然我還是不太習慣擊球時球不在眼前)、接切球(雖然不會主動發切球,但對方的切球切回去沒問題)、接旋球(雖然還沒有養成直覺,每次等球來的時候才在思考它是往哪旋,我應該往相反方向推擋回去,然後時常來不及)。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桌球技術可以這麽多大幅度的進步,感覺連上了好幾層樓呢。

 

9.
大一時期班上同學陸續有了Call機號碼,而有手機的同學還是相當少數。那個Call機流行的年代雖然短暫,卻是十分有趣的文化。從一開始只能傳號碼,到可以留言請客服人員打成文字訊息;唯一的缺點是有些愚蠢或害羞的訊息需要對著客服人員唸出來,很考驗恥力。到後來還發展出線上呼叫的功能,只要一撥號Call機便會持續響起,持有者就要趕快在附近找到公共電話回撥;雖然很方便,但找不到公共電話時壓力會有點大。

Call機另一個有趣的功能是錄問候語,撥打的人必須聽完問候語才能開始留言;例如我就逼每個call我的人聽完「我是正經八百剛毅木訥害羞靦腆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灌水不八卦的索蘭尼提」,每次有朋友抱怨就覺得內心異常爽快。後來手機開始普及,有段時間大部分同學都換了手機只有我還沒換,雖然比較不方便,但有時候在地下室其他人都收不到訊號只有我收得到,還是滿得意的。

 

10.
有一次跟同學在圖書館讀書,剛好看到一個認識的女生,我隨口說了一句那個女生我認識,還滿可愛的啊~同學看了那個女生一眼,淡淡地說:「嗯,可能是我標準比較高吧。」我不知道應該回應什麼,於是就沒有回應;但心裡其實憤憤不平,我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同志身分才假意評論女生,我看男生的標準也很高的好嗎!哼!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在大一正式註冊以前,系學會在北、中、南各舉辦一場小迎新,讓新生們可以事先相互認識。北部小迎新辦在系上506教室,推甄上的我已經來過幾次,而且對其他推甄上的同學也還有些印象。但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無論是人或環境應該都有些陌生,所以大家就開始生疏地輪流自我介紹。

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女生在自介時,很有自信地說大家有任何戀愛的問題都可以問我,在習慣謙虛的華人世界裡顯得特別不一樣。有一個成功高中的男生,不笑也不講話的時候看起來有點陰沉,所以沒有特別想靠近他。另外在拿披薩吃的時候,還有一個男生站在我旁邊,我基於禮貌地問他是哪個學校畢業;他沒說話,酷酷地指了指書包。我心想其他學校的紀念書包我哪認得啊!但又不好意思詢問。後來才知道他也是成功高中畢業的,成功的男生都這麼難相處嗎?(不要亂引戰)

 

2.
在大一註冊前,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是網路選課。大一有許多必選的共同課程,能否選到理想的課程悠關乎大一生涯能學到多少東西、過得輕鬆與否、或至少能不能安全過關。因此當時我就在PTT上尋找各個老師的評價,選了一份自己還算滿意的名單。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上大學前就接觸到這些資源,註冊當天就有同學完全不知道有這些選課資訊,也什麼課都還沒選;我就把我知道的資訊告訴對方,叫對方回去趕快選課。註冊當天還沒選課並不誇張,最誇張的是有個建中的同學明明小迎新有來,註冊那天卻沒來;學長打電話去聯繫後才知道他完全忘記那天要註冊,建中的男生都這麼天兵嗎?(不要亂引戰)

 

3.
上了大學後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不像以前每節課的時間都被塞得滿滿的;除了多出很多自由的時間可以與朋友相處外,還可以在偌大的校園裡晃來晃去,熟悉各棟教室及計中、小福、小小福等地點的相對位置。尤其我當時對自己騎腳踏車的技術還沒有自信,大一上學期在校園裡仍以步行為主;因此如何在一堂課下課後及時趕到到下一堂課的教室,便成了一門藝術。

例如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條從普通大樓通往共同大樓的捷徑,試走了一次發現真的快很多,就覺得很神奇。另外大一上學期每週都有一個中午要從校總區趕往醫學院上課,但當時捷運新店線還沒通車,所以每次普通化學課下課後都要趕去搭公車;如果公車等太久,之後的行程就會非常地趕。所以後來我跟同學就發現要在一下課時就趕快收拾東西,儘速趕到傅鐘前面搭上校車(太晚到會客滿搭不上去),就可以從容地抵達醫學院、吃完午餐並到達下午的教室準備上課。每次發現一種可以更快抵達目的地的方式,就會覺得好有成就感喔。

 

4.
國中和高中時期都是男女分班,所以沒什麼機會擁有比較熟的女生朋友;就算高中有參加社團,也是到高三後才開始跟其他女同學變熟。雖然我是gay,但還是覺得在有男有女的社會裡只有男生朋友是件奇怪的事;因此歷經六年後、進了大學終於又擁有久違的女生同班同學,覺得很開心。

雖然推甄時就已經和一些女同學有碰面,但第一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一上第一次導生聚時,坐在我對面的女生跟我非常有話聊,而且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我們講話、反應都很快,都有一點迷糊,都喜歡看倪匡的科幻小說,以及克莉絲汀的推理小説。我們甚至還認真討論過「螞蟻從樓梯側面走過去會不會撞到頭」的話題,我覺得會而她覺得不會,其他人都無法理解我們為何要討論這麼無聊的問題。我曾隱約覺得自己跟一個女生相似是不是怪怪的,畢竟我當時很希望自己被視為陽剛而非陰柔;但是能碰到有辦法聊得這麼投機的朋友,還是很令人開心啊。

 

5.
大一那年的雙十國慶日,我們這屆新生到達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參加學長姐舉辦給我們的大迎新,是我們參加的第一個系上大型活動。由於高中吉他社每年暑訓都辦在這裡,對於地理環境相當熟悉,玩大地遊戲之類的活動特別順利。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晚會各組表演,很多男同學都反串女生(也因此獲得了綽號並沿用至今),而我演的是一對異性戀夫妻當中的先生,一開始先躲在棉被後面發出呻吟聲引人遐想,之後掀開棉被才知道是在打蚊子什麼的;總之是很瞎的劇情。忘了是誰跟我說,覺得演這種戲碼很羞恥他可能做不到;但對當時的我而言,比起扮演女生,飾演異男或許反而比較符合我想要成為的陽剛形象吧。(雖然我也不知道當時的呻吟聲像不像異性戀男生就是了)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dium圖文好讀版
https://medium.com/@solemnsu/ba57b752cfd6

 

第三天行程(括弧為移動方式,沒寫的就是用步行的)
住處-街かど屋(烏丸五条店,早餐)-(地鐵)-京都車站(購買JR West Pass一日券&隔天嵯峨野小火車票券)-(JR)-JR彥根站(利用JR West Pass一日券免費租借Ekirin Kun自行車)-(自行車)-彥根城(玄宮園)-(自行車)-JR彥根站-(JR)-JR近江八幡站(免費租借Ekirin Kun自行車)-(自行車)-まるたけ近江西川(午餐)-(自行車)-八幡山纜車公園前駅-(八幡山纜車)-八幡山城跡-(八幡山纜車)-公園前駅-(自行車)-日牟禮八幡宮-(自行車沿八幡堀稍微繞繞)-Club Harie(買點心)-(自行車)-JR近江八幡站-(JR)-京都車站-(地鐵)-住處-やよい軒(五条烏丸店,晚餐)-住處

早餐&決定行程
這天早上決定吃やよい軒隔壁的另一家店-街かど屋。我想學日本人把納豆和生雞蛋倒進飯裡攪拌,卻忘記蠟筆小新教我們要先在白飯中央挖個洞,結果蛋倒得整個托盤都是,羞愧之餘今天不敢再進去了。

 
不好意思再進入的街かど屋
 
尚未被搞砸的早餐

吃完早餐後搭地鐵前往京都車站,早上7點多的上班人潮真的好可觀。到了京都車站準備買嵯峨野小火車的票,結果被告知9:29從龜岡站出發的班次已經沒有了 !=口= 但我實在不想搭10:29的班次,感覺後面整個行程都被延遲了;於是果斷決定交換第三天和第四天的行程,買了當天的JR West Pass一日券,以及隔天的嵯峨野小火車票。原本以為JR West Pass一日券可以搭乘新幹線,結果發現不行,只好搭乘JR新快速列車到達本日第一站-彥根站。

 
京都地鐵站的上班人潮
 
在彥根站迎接我的是彥根城吉祥物-彥根貓

彥根城(天守、玄宮園)
利用JR West Pass一日券的好處是可以在好幾處JR車站租借免費的Ekirin Kun自行車;畢竟在不斷需要步行的京都行程當中,能少走一段是一段啊。於是我出示護照,填寫表格,借到自行車後便騎向彥根城。

 
Ekirin Kun自行車
 
彥根城外的護城河
 
彥根貓人偶在與觀光客互動

彥根城在日本歷史上雖然稱不上重要,但因為擁有許多特色(天守、雙重護城河、木造建築城跡),保留完整度又高,因此被列為日本國寶。對於日本歷史或想蒐集日本古城巡禮的人而言,彥根城應該是值得一來的景點。

 
表門山道
 
可惜沒拍到全景的廊下橋
 
天秤櫓內部
 
太鼓門櫓
 
遠望琵琶湖
 
被列為日本國寶的彥根城天守,特徵是「破風」特別多
 
可以進入日本國寶(羞)

彥根城也是個稍微需要腳力的景點,上坡倒是還好,不過天守裡面的階梯極為陡峭,上下樓都要十分小心。另外下坡部分的路並不好走,許多石階的角度略為往下傾斜,甚至有些地方連石階都沒有;還好不是在下雨天來,否則天雨路滑再加上泥濘,肯定會增加跌倒的危險。(但即使沒下雨走平路也有人會走到骨折啊這位先生)

 
下坡hen難走!

至於玄宮園漂亮歸漂亮,但跟前一天參觀的數座日式庭園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出之處。於是我匆匆逛完之後,便騎著自行車回到彥根站,繼續使用我的JR West Pass一日券前往下一站。

 
玄宮園
 
玄宮園

近江八幡站&午餐
準備前往近江八幡站的我,一上車就很安心地坐下來滑著手機;滑著滑著才發現我坐過頭了!(蠢)趕忙在下一站下車後爬上樓梯,走向另一個月台。剛好有一台車抵達,我想換個月台的列車肯定就是換個方向不會錯,搭上之後發現還是錯的方向啊!(超蠢)只好在下一站趕快下車,總算搭上對的列車,花了快一個小時才抵達近江八幡站。

 
沒想到抵達近江八幡站如此困難(淚)

同樣在近江八幡站免費租借了Ekirin Kun自行車;在近江八幡騎自行車很舒服,沿途很多木造房屋,有種濃濃的懷舊感。此時也快兩點了,原本就預定好要在此處的まるたけ近江西川解決午餐;對美食無感的我便選擇了最便宜的丼飯,吃飽後繼續行程。

 
近江八幡的街道,充滿懷舊感
 
まるたけ近江西川的便宜丼飯

八幡山纜車
經過了知名的八幡崛,到達日牟禮八幡宮,不過首要任務是去搭八幡山纜車。前一班纜車剛好客滿,不過反正纜車每15分鐘就一班,剛好讓我得以坐在下一班纜車的最前面,抵達山上的八幡山城跡。

 
日牟禮八幡宮的鳥居
 
八幡崛
 
從纜車上向外望

八幡山城曾經是豐臣秀次的居所,不過現在已經沒剩什麼城跡,北之丸跡只剩下莫名的愛心佈景,西之丸跡如同台北101的LOVE裝置藝術更是不知所云。

 
村雲門跡瑞龍寺,旁邊有豐臣秀次的旗子
 
北之丸跡的愛心佈景,愛心之中還有小愛心
 
西之丸跡的LOVE
 
再度遠望琵琶湖

日牟禮八幡宮&歸程
回頭搭纜車到山下,參觀日牟禮八幡宮,印象最深的是那又高又長的鯉魚旗。之後沿著八幡崛騎了一小段路,享受短暫的悠閒氣氛。之後到著名的甜點店Club Harie買完年輪蛋糕後,就拖著疲倦的身體打道回府;在住處昏睡幾個小時後,匆匆在やよい軒解決晚餐。

 
日牟禮八幡宮,壯觀的鯉魚旗
 
日牟禮八幡宮
 
八幡崛遊船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edium圖文好讀版
https://medium.com/@solemnsu/28506cd0318

 

第二天行程(括弧為移動方式,沒寫的就是用步行的)
住處-やよい軒(五条烏丸店,早餐)-(地鐵)-東山站-京の楽チャリ(租電動自行車)-南禪寺(南禪院、水路閣、天授庵)-無鄰菴-(自行車,鴨川沿岸)-京都植物園(在森林咖啡館解決午餐)-(自行車)-下鴨神社-糾之森-河合神社-(自行車,鴨川烏龜跳石)-平安神社-京の楽チャリ(還電動自行車)-(地鐵)-住處-COCO壹番屋(烏丸五条店,晚餐)-住處

早餐&租腳踏車
已經決定住處後才發現網路上獲好評的やよい軒就在附近,真的很幸運。更幸運的是雨停了,可以照原訂計畫騎腳踏車。由於前一天已經確認無法租借Minaport,就決定依照柚子建議,搭地鐵到東山站的京の楽チャリ(東山三条店)租借電動自行車。

 
やよい軒的銀鲑鱼早餐,530日圓
 
京の楽チャリ(東山三条店)

南禪寺(南禪院、水路閣、天授庵)
南禪寺原本就是安排行程時的一大重點,去完之後更躍升成為這趟京都行裡我最滿意的景點,即使沒有櫻花和楓葉還是讓人逛得心滿意足。

三門十分壯觀,但花500日圓上去也只是轉一圈,可以往各個方向拍照,除非是楓葉季節來,否則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花這個錢。

 
南禪寺三門
 
從三門上往下俯瞰

水路閣在不少京都相關的日劇中都有出現,所以親眼看到很滿足,原來它比想像中高這麼多!(讚歎意味)

 
水路閣,近看頗壯觀

這五天行程裡逛了不少日式庭園,南禪院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雖然方圓不大但相當精緻,尤其走到最底部那一圈時,被高聳入天的樹木與竹子給包圍的感覺實在是太享受了。

 
好美
 
 
 
高聳入天的樹木與竹子包圍著我
 

雖然現在沒有楓紅,但天授庵的枯山水造景以及池泉迴遊式庭園仍然值得一看。

 
枯山水造景
 
 
 
僅存的一抹楓紅
 

無鄰菴&鴨川
無鄰菴是我在行前查資料時意外查到的景點,原本十分期待,但看過後有一點小失望;畢竟規模實在不大,和南禪院或天授庵相比也沒有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可能我還不懂得欣賞日式庭園的細節,所以南禪院或天授庵那種大量、具侵略性的美景比較能夠打動我吧。而且無鄰菴沒有自行車停車場,我還是特別從南禪寺自行車停車場步行過去的,所以期待過高吧。

 
無鄰菴入口
 
 
景色也是不錯

離開無鄰菴後,我騎著電動自行車,沿著琵瑟湖疏水道來到鴨川,再一路向北騎;沿著水岸騎自行車真的非常舒服。這時候十分慶幸自己租的是電動自行車,騎再長的距離也不會累,在走完很多路之後剛好可以當作休息時間;而且可以爭取到很多時間,多逛一些景點。

 
琵琶湖疏水道
 
鴨川

既然來到鴨川,必定會騎經著名的鴨川飛び石;許多遊客都會來這裡嘗試藉由「跳烏龜」的方式來跳到鴨川對岸。

 
荒神橋飛び石

經過第二處飛び石,也是最有名的出町柳 飛び石時,我也一時興起嘗試跳跳看。但其實各個石頭距離有點遠,溪流又有些湍急;再加上有幾顆石頭已經完全被河水沾溼,很擔心會腳一滑就滑落水裡,因此只好中途放棄。(事後證明我中途放棄是對的,畢竟我連走路都會走到腳骨折)

 
出町柳 飛び石
 
前面這顆石頭感覺一踩上去就可能會滑倒

從鴨川河岸準備騎回市區道路時,居然碰到一處自行車難以通過的路障;而且據路人說法,前一處出口也有類似的路障。剛好有幾位歐美人士同樣要出去,於是我們就互相幫忙把自行車抬過路障上方,才順利回到市區。很難想像這麼體貼遊客的日本京都會設計地這麼不友善,莫非是河岸禁止騎單車?不過我一開始騎進河岸時沒有這樣的路障,也沒有禁止標誌啊!?

 
一般單車也無法通過,更不用說電動自行車了

京都植物園(含溫室)
原本往北騎的主要目的是下鴨神社,因為京都植物園剛好在附近就順便來一下;沒想到京都植物園讓人十分驚豔,算是此次旅程的一大驚喜吧。一進入植物園,映入眼簾的幾處花壇便十分賞心悅目,第一時間便留下了好印象。

 
 
 

進入溫室只要200日圓,個人覺得非常值得,裡面按照各種氣候來劃分植物區域,動線規劃也十分用心(事實上京都每個景點的動線規劃都很用心);我平時並不是植物控,但溫室裡好幾區的植物都讓人忍不住想發出驚嘆聲。

 
 
 
 
 
 
 
 
 
Winter表示:
 
像是太空戰士(FF)系列會出現的仙人掌王

走出溫室後,植物園還是處處有驚喜。即使又餓又累,我還是在節省腳程的前提下儘量把每一區都逛到,才回到位於植物園中間的森林咖啡館用餐。

 
 
 
 

在森林咖啡館解決午餐後,把南邊剩下的幾區逛完,就騎車前往下鴨神社。

 
 
 
 
 
 
 

下鴨神社/糾之森/河合神社
前往下鴨神社時發現步道入口正在施工中,再加上我原本以為糾之森可以騎自行車,問了路人才知道要把自行車停在某處後再走進去。

 

經過京都植物園美好的視覺洗禮後,下鴨神社忽然對我來說有點普通;可能因為我對神社的歷史文化不甚了解的關係吧。

 
 
 
我屬猴,所以應該要拜這裡…吧?
 
 

同樣地,原本抱持很高期待的糾之森,和京都植物園比起來似乎也顯得平淡無奇。

 
糾之森

河合神社敬奉的是日本第一美麗神,許多人來此尋求美麗;我也喝了一杯美麗水,希望我能夠永遠都(像現在這樣)美麗。

 
河合神社
 
鏡繪馬(憑我的繪畫技術…還是不要畫好了)
 
美人水
 

回程走糾之森的另一條道路,有點泥濘,走得不是很舒服。

 

鴨川飛び石
回程時經過去程第一處遇到的飛び石,決定挑戰看看。

 
美麗的鴨川
 
再度來到荒神橋飛び石
 
已經過了一半
 
在途中往下游望去
 
來到對岸啦

平安神社
距離還車的時限18:00還有一段時間,於是我騎來平安神社,順便逛一下神苑。我發現日式庭園沒有我想像中容易看膩,至少同一天看了第四個日式庭園,還是覺得十分漂亮。

 
許多熱門景點都可以看到來畢業旅行或校外教學的學生
 
 
平安神宮神苑
 
 
 

晚餐
第二天跑了超多景點,還完自行車後已經有點疲累;因此搭地鐵回住處後先昏睡了個把鐘頭,起床到住處附近的COCO壹番屋(烏丸五条店)解決晚餐後再回到住處休息,結束這一天的行程。

 
額外加點的雞肉沙拉
 
好像是雞排菠菜咖哩?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dium圖文好讀版
https://medium.com/@solemnsu/aaddcd20f529

 

第一天行程(括弧為移動方式,沒寫的就是用步行的)
家-(計程車)-台北車站-(機捷)-桃園機場-(華航)-關西機場-(HARUKA列車)-京都車站-(地鐵)-地鐵五条站-住處-涉成園-東本願寺-西本願寺(查錯時間,因此沒開)-都野菜賀茂(京都水族館前店,晚餐)-神秘地點探訪神秘人物進行神秘交易-(公車)-京都YODOBASHI百貨(在UNIQLO敗家)-(公車)-住處

出發
從決定要第一次一個人出國,又是沒去過的京都,半年多以來都不停緊張、不停做功課、不停修改行程。總算出發的這天到來了,一大早台北就在下雨,上網一查發現京都也在下雨,再加上前一天以為預約成功的計程車居然預約成功,感覺是個不順利的開始。還好真的多抓了很多緩衝時間,最後還搭上早一班的機捷,順利到達機場。

 
早上空無一人(?)的機捷台北車站

出關過程堪稱順利(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對出關過程感到緊張),不過候機處的飲水機居然全部沒水,桃園機場實在是…這班飛機居然全部都是空姐而沒有空少(小失望),唯一的收穫是在飛機上剛好看完攻其不備,雖然看到哭但覺得有點白人施捨黑人的刻版印象,不過得知是真實故事改編而非原創劇本就覺得好多了。

上網
為了要在日本可以手機上網,我買了「Daijobu 暢日卡」(https://djbcard.com/),可以依照自己想去的天數預訂,十分方便。由於一下飛機就要趕行程,又擔心在飛機上換SIM卡,所以在桃園機場候機時就把SIM卡先換好;反正桃園機場有免費Wi-fi,上網不是問題。

前往住處
原本行程中有安排在機場買午餐的時間,結果吃了飛機餐後一點也不餓,於是依照計畫在機場買了ICOCA&HARUKA列車來回京都的票券後,就搭了HARUKA抵達京都車站,再利用ICOCA(類似悠遊卡或一卡通)搭地鐵到五条站。必須說事前有做功課真的有差,讓這段過程順利很多。抵達Airbnb所租的住處,以一個人住而言空間十分足夠且舒適。由於第一天到達時已下午了,所以只安排了附近走路可達的景點。

 
HARUKA列車來啦
 
抵達京都車站
 
位於五条駅附近的住處,十分舒適

涉成園
走路幾分鐘便到達在京都所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所附的28頁A4說明書也是這五天下來最精緻的一份。日式庭院真的很漂亮,木造建築、石階步道、湖光、庭園造景;雖然沒有春櫻及秋楓,但是一片翠綠也十分賞心悅目,隨便拍照都很好看。

 
涉成園入口
 
 
 
 
 
 

東本願寺
離開涉成園後不用走多久就可以到達東本願寺,畢竟涉成園過去就是東本願寺的別邸。我並不擅於鑑賞傳統建築之美,但東本願寺高大的建築物還是讓人有宏偉而壯觀的感覺,用很老哏的方式來說就是「讓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也很喜歡脫鞋子走在木頭地板上發出的軋軋聲,有種進入了舊時代日劇的氛圍。

 
我是從側邊門進去的,一進去就是阿彌陀堂
 
可惜沒拍到御影堂壯觀的正面
 
 
 

西本願寺
原本打好主意照著涉成園 →東本願寺 →西本願寺的順序參觀,之後剛好順路抵達晚餐地點;沒想到我記錯西本願寺的參觀時間(原本是17:30,我記成18:00),因此無緣參觀。(京都很多景點的關閉時間都很早,安排行程時要特別留意)

 
無緣參觀的西本願寺

都野菜賀茂(京都水族館前店,晚餐)
之前在查詢行程時便被都野菜賀茂這家店給吸引,只要500日圓就可以野菜吃到飽的早餐十分吸引人。然而每天都要早早出發趕行程的我只好選擇晚上來吃,1370日圓吃起來還是很享受,除了各地小農的野菜之外還有飯、麵、土司,還可以自煮小火鍋(雖然我嫌懶沒有煮)。

 
好多蔬菜!(開心)
 
全店加上我只有兩個客人
 
 

神秘行程
此時雨愈下愈大,無法單靠帽子遮雨,只好撐起傘來。在梅小路公園稍微逛一下之後,前往神秘地點、探訪神秘人物、進行神秘交易。

 
雨中的梅小路公園
 
 

敗家&回家
完成神祕交易後,之後搭公車前往京都車站附近的YODOBASHI百貨。由於隔天要騎的Minaport腳踏車在這裡有個租借點,但出發前在網路上得知Minaport即將結束營業,因此決定過來確認一下;果然已經不能租借了,還好有來確認。上到樓上UNIQLO買了幾件衣服後,已經疲倦的我提著神祕交易物、UNIQLO戰利品,搭著公車回到住處,結束這一回合。

 
前往確認Minaport的路上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åƒè£¡å¯èƒ½æœ‰3 個人ã€å¤§å®¶åè‘—

#攻其不備

#TheBlindSide

#全篇無雷

 

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

 

因為是在飛機上看完的,所以沒有那麼投入,只能簡單寫一下看完時的感想。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流暢度和溫情面,很適合不帶頭腦、沒有壓力地把它看完。觀看時我唯一的疑慮,是劇本裡「白人家庭高高在上,黑人小孩卑微地接受憐憫」的感覺太過強烈。不過事後得知這個劇本不是虛擬故事,而是真人真事改編,感覺就好一些了;至少有錢有勢的白人願意打破種族藩籬,照顧弱勢族群,總比什麼也不做甚至欺壓弱勢來得好多了。整體而言它不是多麼頂尖或經典的電影,但可以讓人舒舒服服地看完而不會覺得後悔。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1.
過去家裡只有能播放錄音帶的錄放音機,高中時期父親在公司尾牙抽獎抽到可以放CD的床頭音響送給我,於是我就買了人生的第一張(其實是兩張)CD。兩張從後來的角度看來都有點冷門,一張是任潔玲的專輯《感情用事》,其實整張專輯都好聽,但就是沒有紅的命,也成了她最後一張專輯。另外一張潘越雲的《該醒了》主打歌沒紅,也成了她在飛碟的最後一張唱片,不過專輯裡非主打歌的後續發展很有趣。一首「誰辜負誰」和當時一個新人的首張專輯第一首歌同曲不同詞,那個新人一直紅到現在,大家都叫她阿妹。另一首當年沒紅的「一次幸福的機會」多年後被劉若英翻唱而變紅,但我還是喜歡阿潘的版本。買完這兩張CD時我還在掙扎,CD一張300元,錄音帶一張100多元,之後真的要一直買CD嗎?於是下次去逛唱片行,我又改買了3張錄音帶;現在好後悔喔,因為錄音帶聽久了會變質不能聽,而且也沒有播放器可以播了。

 

92.
我不記得高三謝師宴辦在哪裡,只知道是一間buffet,需要坐捷運才可以到。那時候台北市捷運只有木柵線,其餘路線都還沒開通;而那次謝師宴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搭捷運,覺得十分新奇。但由於當時路線還很少,再加上我從頭到尾都是跟著同學在走,也沒有坐很多站,所以完全感覺不到坐捷運的好處,想說跟坐公車到底差在哪裡?完全沒想到捷運日後會成為台北市民不可或缺的交通運輸工具。至於吃的部分,我只記得那天第一次吃了生蠔,覺得滑滑溜溜的沒味道,其餘就都不記得了;畢竟食物真的很難在我腦中留下印象啊。

 

93.
國中畢業後雖然有同學約過打籃球或踢足球,但幾乎沒有辦過大規模的同學會。唯一一次人數比較多的同學聚會應該是在高中時期,大家相約夜衝貓空。當時還沒有貓空纜車,只能騎機車上去;然而父母覺得大半夜視線那麼差,騎機車上貓空太危險,因此不准我參加。難得國中同學聚會有那麼多人參與,我其實非常想去;但是和家裡的爭取沒有成功,最後只好忍痛拒絕。後來聽有參與的同學說,有同學的機車熄火了,只好搭別人的車上下山。我完全不想告訴家人這件事,不想被家人說嘴,看吧上山果然會有意外,不讓你上山是對的。

 

94.
在沒有捷運、Youbike、Google Map的那個年代,即使台北市的公車網絡很發達,上高中以前的我對於台北市的各個地區還是相當不熟,也幾乎不曾隻身前往離家裡或學校太遠的地方。直到上高中後每天需要搭公車,逐漸熟悉忠孝到和平之間,以及總統府到光復南路之間各大道路的排列順序和地理分布。因此高中時只要時間充裕,我都很喜歡在台北市區裡走來走去,用自己的雙腳去親自體驗每一條路。

印象最深的一次應該是高三畢業後,有國中同學考上中興法商(現在的台北大學),但沒有去過校園,因此要我陪他去探險一下。他只知道中興法商在建國北路上,而我知道有公車沿信義路(還是仁愛路?)行駛而且會經過建國南路,於是我們就搭公車到達建國南路口後,沿路向北走。沒想到距離比我們想的遠得多,再加上我們又走過頭,足足走了一小時才到達。但我還是很懷念那時候可以和朋友一邊聊天、一邊漫步城市的那種悠閒。



95.
大學聯考結束後,同屆的吉他社同學紛紛加入籌備暑訓的行列。相較於剛從痛苦中解脫、還在進入狀況的大家相比,已經加入籌備團隊數個月的我對於暑訓的整體架構及籌備進度都瞭如指掌,再加上又是行政組長;所以忽然變成整屆最進入狀況的人,在討論時的發言機會特別多,參與程度也特別高。這對於一直以來在社團都是邊緣人的我而言真的好不習慣,但我十分高興,彷彿加入吉他社三年來始終缺少及渴望的融入感終於獲得滿足。我後來又參與兩年暑訓籌備,並且跟社團朋友保持聯繫至今,都跟那年暑訓有莫大的關係。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6.
我們這屆吉他社高三時只有我和另一位美術班同學推甄上,因此就被學長姐找去幫忙籌備暑訓,也希望把籌備暑訓的經驗與精神傳承下來。當時有兩個職位需要先行工作:畫宣傳海報的美宣組長,以及訂場地的行政組長。前者想當然爾交由美術班同學負責,而對美術一竅不通的我就這麼接下了後者。這是我第一次負責如此複雜而瑣碎的工作,包括每天的訂房數、會議室租借、烤肉場地租借及木材購買…所有細節資訊都要在籌備團隊和場地方之間來回溝通確認並更新進度。在那個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所有與場地方的聯繫只能透過家裡電話,所有要記下來的資訊只能密密麻麻地抄寫在筆記本裡。這次的暑訓籌備經驗對於過去沒什麼做事經驗的我而言非常寶貴,也瞭解到看似平凡的行政工作對於一場活動的成敗關係有多大;而可以把這麼多細節順利溝通成功,對當時的我而言真的有種莫大的成就感耶。

 

87.
由於推甄上的人不用準備聯考,因此從幾年前起,籌備畢業典禮的工作就開始交由推甄上的同學們負責。某些比較活躍、有想法或有特殊技能的人會分到特定組別,例如典禮組或公關組;而像我這種普通人就會分到人數需求最多的美工組。

每屆的籌備團隊都會選定一個主題來打造整場典禮(例如前進外太空),我們那屆的主題是海底城,所以在美工組長的設計之下,我們把所有的燈光都罩上藍色玻璃紙,並且用牛皮紙做出大大小小的石頭貼在牆上,製造出海底岩壁的場景。記得那時候徐懷鈺第一張專輯剛發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待在中興堂幫忙佈置工作時都在放那張專輯,洗腦程度相當嚴重;還好那張專輯夠好聽,所以聽了一個月也不會厭煩。到現在那張專輯的每一首歌的旋律都還停留在我腦海裡十分清晰。

 

88.
在幫忙畢典佈置時,我們要把一張張的牛皮紙揉皺,模擬成岩壁的石頭。我突發奇想,反正石頭裡面是空心的,那些空間不用白不用,不如把一些垃圾塞在裡面(例如雙面膠使用後外面那層白色的紙),不是充分利用空間,又可以減少垃圾量嗎?我為自己的小聰明感到無比得意。結果過了幾天,有幾顆我做的石頭開始剝離,可能是因為裡面那些垃圾太重了,導致膠帶黏性不足以支撐。我完全不敢告訴別人那些石頭是我弄的,就默默跟大家一起把石頭黏回去。後來想想,把垃圾塞在石頭裡一點都沒有減少垃圾量啊,畢典結束後要拆除佈景,那些垃圾還不是會算進垃圾量?我這種智商究竟是怎麼推甄上台大的呢?

 

89.
畢業典禮當天,我跟班上同學一起走進中興堂;看著自己參與了一整個月的佈置成果,心裡相當有成就感。我忘了畢典我上台領什麼獎,大概是群育獎之類的;眼看很多同學上台都做出很有趣的舉動或動作,但我完全想不到哏,只能自以為是的送給台下一個飛吻,覺得有點可惜。我們這屆的畢業歌曲是小虎隊的放心去飛,聽著聽著居然沒有想像中難過;可能是因為在BBS上還可以跟同學們聯絡,可能之後辦吉他社暑訓還有好多事要忙,也可能因為已經推甄上了,少了還要準備聯考的不安感,卻多了對大學生涯的期待吧。高中生活的最後一天就這麼結束了。

 

90.
畢業典禮結束後,所有有參與畢典籌備工作的推甄同學們跟H老師一起參加慶功宴。其中有個活動是猜歌,我心想這根本是為我所準備的活動吧!果然第一首歌的前奏才放了一秒,我就舉手搶答,是當時才剛出道,還沒有很紅的張惠妹第一張專輯第一首歌—原來你什麼都不要!答對之後大家在驚訝之餘也拱我上台,我才知道原來猜對歌之後還要上台唱歌才算數啊。我對於沒有準備就要在這麼多人面前唱歌這件事太焦慮、太沒有自信,所以堅持不上台,最後就把機會讓給別人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是錯過了一個在大家面前表現的大好機會啊!當年的我實在太害羞了,如果是現在的話,哼哼!(哼什麼)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1.
由於和高中同學組成了「正經二人組」,因此高三開始學會使用BBS後,就大多選用solemn作為帳號,註冊各個BBS站。由於附中官方BBS站不允許各班建立班板,因此大部分班板就建在一些附中校友建立的私人站,例如我們班板就建在克萊恩和洗屁屁小站。另外我也開始搜尋其他的BBS站,例如台大的不良牛、沙灘、PTT等站。不過PTT的solemn被註冊走了,只好改用solemnity當作帳號。PTT(當時)的內容實在有點無聊,所以我上了幾次後就沒有再去;完全沒料到後來PTT的規模會變得這麼龐大,在其他BBS站紛紛倒掉之餘搖身一變成為全台龍頭;更沒想到solemnity這個帳號一用就是20年,成為我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篇章。

 

82.
上BBS的另一項收穫是各站連線的連線motss板,算是我第一個接觸到的同志社群資源吧。不過害怕出櫃的我根本不敢發言,只敢用guest帳號、用分身帳號或把本尊帳號隱形後,再偷偷進去motss板看裡面的文章;而且還要隨時留意自己身後有沒有人經過,會不會被別人看到自己在看同志相關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人分享出櫃的悲慘經驗,原本和全班都是好朋友,但被發現和某同班同學交往後就被全班排擠,只好黯然分手。看了好幾篇勸告同志不要出櫃的文章,更加深了我不應該出櫃的決心。

 

83.
高中每年都會舉辦畢業舞會,在校生都可以免費參加,另外高三生還可以另外帶一個人參加不用付錢。我高二時好像有參加,當時覺得不是很有趣;但高三時想說都最後一年了,所以還是決定參加。不過多出來的那張票我就賣給別人了,反正我也沒有對象可以邀,而且有不少外校生想參加卻沒有票。

因為有同屆的社團同學上台表演,所以高三畢舞變得比較有參與感一些,而且每年最後必備的瘋狂校歌replay很有趣。我也很喜歡快歌的部分,第一次跟著所有人整齊劃一地做著各種Old School的動作,真的很好玩耶。至於慢歌的部分雖然很多人視為發展感情的好時機,但對我這種未出櫃的同志而言就很無聊了;畢竟我沒有想和女生跳慢舞,也不可能敢找任何男生跳啊。

 

84.
畢業前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是最後一次升旗。當時內湖高中的水球大戰已經小有名氣,不過附中最後一次升旗不只砸水球,高三各班進場時也會爭奇鬥豔,各自用不同的主題裝扮以及行進方式來吸引眾人目光。我們班當時選擇的扮裝主題是麻將,每個人扮成一張麻將牌;其中還設計一副台數超大的牌(大概是大三元或大四喜加碰碰胡),讓穿著的同學出場時站在第一排,走到中段時一字排開倒下象徵胡牌。可惜倒下後可能因為高度太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而隊伍還是必須往前進,所以仆倒的同學過了幾秒後只好爬起來繼續往前走,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效果。


除了扮裝遊行外,砸水球自然也是不可少的;甚至還有同學把水桶裡沒用完的水從別班教室窗戶整個倒進去,十分失控。不過結束後大家也很團結地把操場上的水球殘渣撿拾乾淨,就這樣平和地結束了高三最後一次升旗。
 

85.
高中各班製作畢業紀念冊時擁有完全自主權,不像國中畢冊前兩頁都是固定格式的大頭照。我們班決定還是拍個人照,但儘量以創意為主;另外旁邊還附上RPG角色介紹式的有趣文字。我太想表現趣味性,不希望自己的照片太普通太沒哏;而我想到電視上費玉清和蔡頭模仿潘越雲,對我而言是有趣的,也符合我喜歡聽老歌的形象。於是輪到我拍照時,我就擺出費玉清和蔡頭最喜歡模仿潘越雲側臉、下巴略抬、唇微張的慵懶表情。後來想想這當然是很gay的行為代表,不過再回去看那張照片我覺得肢體角度完全不行,表情也不對,一整個就是不及格!(很嚴格)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