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網路世代的一大突破是可以輕鬆抓音樂到電腦裡面,想聽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播來聽;而且大學時代宿舍很流行架FTP站,歌曲來源不是問題(版權問題也是自此進入無解狀態)。不過大學時期還沒有寬頻上網,只有速度很慢的撥接,下載一首mp3都需要20-30分鐘。而且撥接網路是以時間計費,抓歌的時間就相當於金錢,所以家裡會限制上網時間,無法肆無忌憚地掛在網路上下載一堆歌;所以辛苦下載下來的每一首歌都很珍貴。印象中最早下載的幾首歌有萬芳的《不換》、哈林的《決定要愛你》、鄭秀文的《出界》、曾淑勤的《魯冰花》、李玟的《前世今生》等;那個時期都是這幾首歌重覆在播放,陪伴我度過每一個上網的夜晚。
17.
大一上的時候,我曾經在短暫時期擁有一個綽號:北極熊。綽號的緣起是我在BBS班板上一篇聊到灌水的文章,提到游泳渡過北極除非我有北極熊般的皮下脂肪;有同學回應「你的皮下脂肪也差不多啊」之類的玩笑,然後大家就開始用北極熊來稱呼我。我當時心裡有些矛盾,一方面很高興自己擁有綽號,很喜歡被同學以綽號的方式親暱地稱呼;但另一方面又對於自己的綽號和肥胖相關有些介意。畢竟我從高中的拔河冠軍班級進入一個男生都很瘦的班級,我頓時變成班上最重的人;似乎必須開始面對自己體重逐漸上升的事實。當時我還引用了陳珊妮一首非主打歌《肥胖者的悲哀》當作BBS發文簽名檔以抒發心情,被朋友關心時再說那只是歌詞啦沒什麼;我真的好常用這種故弄玄虛的方式引人注意然後再拒絕別人關心耶。
18.
真正伴隨我最多年的綽號是「小索」,這個綽號的由來是我的PTT帳號solemnity。大一下的時候班上忽然很流行把BBS帳號翻成中文來互相稱呼,所以有一段時間同學都叫我「索蘭尼提」。叫了幾個月之後因為四個字實在太長了,就有人改口叫我小索;這一叫就是十幾二十年直到現在。第一次有綽號跟著我的人生這麼久,甚至取代了我的真實姓名;即使現在在熱線的綽號也是源自於此。更重要的是從高中想要刷存在感、自稱正經八百開始,這個綽號可以說是承載了我人格塑成的經歷;因此對它相當有感情。
19.
求學時期的體型經歷過幾次大變化,從小學的矮胖,到國中的抽高變瘦;高中時期的體重則一路攀升,大一時突破80公斤了還在往上升。除了變成班上最重的男生有點自卑,也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觀之外,走路時大腿之間的肉會相互摩擦也很不舒服。因此我下定決心要開始控制體重,但我知道急就章的節食減肥法肯定沒效,所以我採取的方法是逐漸減量法(例如自助餐從兩碗飯減到一碗半再減到一碗);另外也改掉沒事就吃零食的習慣,三餐之外不吃任何東西。執行之後意外發現這對我來說一點也不是難事,而且成效卓著;一年後我的體重降到67公斤,足足減了十幾公斤。這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體重,讓我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也期許自己的體重能一直維持在70公斤以下。
20.
得利於父母的身高優勢,我從國中開始快速抽高;到了國三時已經變成全班第二高,只輸給一個同學。國中畢業後我繼續長高,超越那個第一高的同學;結果高一進了新班級,又有一個同學比我高。後來我繼續長高,高二時逐漸超越那個同學時,又轉來一個比我高的同學,導致我還是維持全班第二高。上了大學後我來到現在的身高,班上有一個同學比我高,另一個同學跟我差,統計起來還是全班第二高;想當全班最高怎麼那麼難!(虛榮心未獲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