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
大一上學期某天,我跟兩個同學聊天時提到我會彈吉他,其中一個台大羅浮的同學說他們社辦有吉他,於是我們就殺到羅浮社辦去找另一個羅浮同學,借了吉他來彈。雖然高中參加吉他社時吉他技巧練得不怎麼樣,但大學班上剛好也沒有其他人會彈吉他,所以騙騙外行人還算可以。再加上我相對音感不錯,別人點歌只要是一般流行歌,我自彈自唱都不成問題,所以還是成功塑造了一個吉他彈得不錯的形象。也因為這種形象,即使之後完全沒有精進吉他技術,後來還是獲得好幾次表演吉他的機會,完全就是個吃老本的概念哪。

 

7.
大一剛入學時,對於任何系上活動或邀請都很有熱誠參加;因此某位跟我們班還算熟的大二學長過生日時說要在系上教室辦慶生會時,我和其他同學一樣就立刻答應了。到了慶生會現場,發現除了系上學生之外,還有一些學長參加團契的朋友。整場慶生會前半部就像是團契儀式般,有長時間的禱告,好像還有牧師的祝福;對於不是信徒的我們而言有些尷尬。即使後來有些活動沒有那麼多宗教意涵,但整個感覺已經不太對了,畢竟沒有事先告知的感覺真的不是很好啊。

 

8.
系辦506教室是系上學生使用最頻繁的教室,從推甄時的休息室、推甄小迎新、全班小迎新到每週服務課都在這裡集合或進行。此外506教室後方也有桌球桌,於是我們就時常在下課後到506打桌球。在此之前我只會反拍推擋一招,即使是正手方向的球也還是硬移動到反拍位置推擋回去。後來系辦學長W持續地教導我和幾個同學的桌球技術,於是我終於學會了正拍抽球(雖然我還是不太習慣擊球時球不在眼前)、接切球(雖然不會主動發切球,但對方的切球切回去沒問題)、接旋球(雖然還沒有養成直覺,每次等球來的時候才在思考它是往哪旋,我應該往相反方向推擋回去,然後時常來不及)。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桌球技術可以這麽多大幅度的進步,感覺連上了好幾層樓呢。

 

9.
大一時期班上同學陸續有了Call機號碼,而有手機的同學還是相當少數。那個Call機流行的年代雖然短暫,卻是十分有趣的文化。從一開始只能傳號碼,到可以留言請客服人員打成文字訊息;唯一的缺點是有些愚蠢或害羞的訊息需要對著客服人員唸出來,很考驗恥力。到後來還發展出線上呼叫的功能,只要一撥號Call機便會持續響起,持有者就要趕快在附近找到公共電話回撥;雖然很方便,但找不到公共電話時壓力會有點大。

Call機另一個有趣的功能是錄問候語,撥打的人必須聽完問候語才能開始留言;例如我就逼每個call我的人聽完「我是正經八百剛毅木訥害羞靦腆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灌水不八卦的索蘭尼提」,每次有朋友抱怨就覺得內心異常爽快。後來手機開始普及,有段時間大部分同學都換了手機只有我還沒換,雖然比較不方便,但有時候在地下室其他人都收不到訊號只有我收得到,還是滿得意的。

 

10.
有一次跟同學在圖書館讀書,剛好看到一個認識的女生,我隨口說了一句那個女生我認識,還滿可愛的啊~同學看了那個女生一眼,淡淡地說:「嗯,可能是我標準比較高吧。」我不知道應該回應什麼,於是就沒有回應;但心裡其實憤憤不平,我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同志身分才假意評論女生,我看男生的標準也很高的好嗎!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lemn 的頭像
    solemn

    solemn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