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åƒè£¡å¯èƒ½æœ‰2 個人ã€å¤§å®¶å著和戶外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

#TheInsult

#防雷線下有雷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

 

這個劇本真的很厲害,國族主義、宗教、難民這些既敏感又難處理、而且沒有正確答案的議題,居然可以處理得如此順暢,一波波把劇情逐漸推到高潮;每個轉折都十分細膩而流暢,完全沒有那種為翻轉而翻轉的刻意感。我也很喜歡結局的處理方式,同樣沒有那種為收尾而收尾的刻意感。演員恰如其份地演出,將這個紮實又飽滿的劇本完整呈現在觀眾面前,非常享受這部電影。

 

===================================

我是防雷線,看完電影後立馬去查黎巴嫰內戰相關資料

===================================

 

故事發生在黎巴嫰首都貝魯特,起因於兩位男主角之間的小衝突,一位是忠誠信仰基督教黨的修車廠老闆Tony,妻子即將臨盆;另一位則是工作認真的巴勒斯坦工頭Yasser。在看電影前半段時,很自然地會想要站在Yasser這邊,畢竟Tony一開始給觀眾的印象就不是很好:執拗、激進、無禮;而且明明是他有錯在先,把汙水噴到別人身上,不知道他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道歉。更糟糕的是那句「真該讓夏隆把你們屠殺殆盡」,完全是偏激的種族主義者啊。

 

在那樣的國家情勢下,有這種想法的人肯定並不少數;而且可以看出Tony也是因為受到電視上基督教黨的演說洗腦才脫口而出,事實上他要求的只是Yasser的一句道歉,只想維護自己心目中的正義。而從Yasser的角度來看,他當然不覺得自己有錯;但為了維持生計,不得已只好跟著主管去道歉。心不甘情不願的他聽到Tony仇恨言論,忍無可忍地出手攻擊對方,雙方因而鬧上法院。

 

第一次上法庭時雙方都沒有請律師,都不懂法律,因而像是鬧劇般草草落幕;然而律師的介入卻讓衝突進一步擴大。Tony堅持要討回公道、得到道歉,但他對於律師Wajdi的態度始終有所疑慮;Yasser一開始坦然認罪,且不肯說出Tony那句關鍵的仇恨話語,可以看出他自知打人不對,只是不堪謀殺未遂的罪名才同意律師Nadine替他辯護。

 

法庭攻防一向是戲劇裡的精采保證,然而在此部電影卻讓人充滿疑慮:Wajdi被質疑接下此案是和之前的失敗案件有關,電影前半也很難不讓觀眾懷疑他別有居心(例如想博取其他偏激國族主義者的認同);Nadine看起來比較像是正義的一方,然而當與Wajdi的父女關係被揭露時,她的目的有多少是為了和父親爭個輸贏?當律師在法庭上的手段及主張早已脫離當事人原意時,那些咄咄逼人、互揭瘡疤的口舌之爭,究竟是為了當事人、為了面子與名聲、還是另有目的?所有法律從事人員(以及看愛法庭攻防戲碼的我們)都應該對此反思。

 

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這起事件更加失控,從法庭上的民眾叫囂演變成街頭上的族群衝突,早已偏離雙方當事人的本意;Tony也被輿論冠上了激進種族主義者的罪名(而且也很難說這種輿論完全錯誤)。但要說這些街頭衝突是由Tony和Yasser所導致並不公允,畢竟巴勒斯坦人和基督教徒之間的衝突早已存在,Tony和Yasser的爭執只是那根導火線而已,事實上兩人也都是族群衝突的受害者。

 

透過數次法庭攻防,TonyYasser也了解到對方和自己一樣都是甘苦人。Wajdi與Nadine也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在最後幾次交手中,兩人也不再純粹為了輸贏而爭辯,而是回歸到雙方的過去對於事件的影響。Wajdi在法庭上揭露了Tony辛酸的過去當然是本片高潮,不過我更喜歡Tony幫Yasser修車,以及Yasser向Tony道歉的橋段;這兩場戲安排得相當高明,微妙、不著痕跡地改變了兩人之間的關係。另外一個關鍵是基督教黨主席在電視上的發言,連總統出馬都無法說服的Tony看了後熱淚盈眶。其實他的心裡早就已經放下了,只是覺得自己好像背叛了黨派而過意不去;因此聽到黨主席說可以考慮和解了,才會這麼激動。

 

在這樣的舖陳之下,最終的宣判結果合乎情理;看著最後Tony與Yasser互望的眼神,以及Wajdi與Nadine的相視,就知道他們對這樣的結果都相當滿意。肯定有人覺得這樣的結局太過圓滿,不過從一根排水管開始,歷經了這麼多不愉快的紛爭後,身為觀眾的我欣然看到這樣的結局,讓焦躁的心靈得以獲得平靜。

 

「戰爭早在1990年結束了,但人們心中的戰爭卻依舊進行著。」

 

Tony與Yasser在心靈上和解了,Wajdi也與女兒和解了;然而巴勒斯坦人和基督教徒之間的衝突似乎永遠不會平息。看著電影裡的族群對立,很難不聯想到台灣同樣有各種族群、省籍、世代、性別、價值觀之間的強烈對立,或是那些「LGBT滾出台灣」的聲音。(不過很難想像台灣有電影敢直接碰觸像是統獨這麼敏感的議題就是了)我對於國族主義沒什麼涉獵,更無從評論;只是始終感受到這世上的許多戰爭與衝突,都源自於激進的國族主義。當然以巴衝突具有長久歷史淵源,除了種族、信仰之間的差異外還充滿著政治角力,短期間毫無化解的可能。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這部電影正在做的,就是看見這些衝突背後的傷痕脈絡,以及衝突當中每一個傷痕累累的生命。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腦筋急轉彎
#InsideOut
#防雷線下有雷
#留言也有雷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2015年錯過,還好2018年補齊了這個遺憾,因為實在是太好看了,皮克斯出品真的必屬佳作耶。電影設定的腦內世界觀既豐富又有趣,而且運作方式和我們的大腦對於情緒、記憶、人格特質時的處理方式相當契合;更厲害的是整部電影在腦內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切換得如此頻繁卻不顯凌亂,把我們遇見各種外在事件時大腦如何運作並加以應對呈現得十分有趣。對於腦內充滿小劇場、而且這幾年開始正視自己負面情緒的我而言,這部電影真的是很深刻、很療癒啊;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說喜歡憂憂了。
 
===================================
我是防雷線,憂憂QQQQQQQQQQQQQQQ
===================================
 
很喜歡這部電影對於大腦運作的各種設定:

1. 核心記憶型塑個性島嶼-每一個重要的記憶片段都塑造了我們的人格特質。

2. 利用快樂記憶球來抵抗挫折事件-我們的確常藉由回憶美好的事情或外界提供的正能量來平衡負面情緒。

3. 樂樂主導大腦主控台-我們不也時常要自己保持樂觀,大多時候被期望表現出正向的樣子嗎?

4. 憂憂莫名的悲觀與惹事-上網看到有些人覺得不喜歡憂憂履勸不聽老是惹事,但我們的負面情緒不也總是說來就來,從不聽話嗎?樂樂和憂憂的連續對話,就像我們不斷用理性、樂觀意識在對抗不理性的悲觀意識一樣。(這點我非常有感,因為我每天都在這樣跟自己對話啊)

5. 成人大腦的運作方式成熟-我們也是在長大了以後,才逐漸學會協調自己的各種情緒;甚至在必要時會選擇隱藏特定情緒,或是用不同的方式來展現。

6. 主要情緒(樂樂和憂憂)離開主控台-在碰到重大事件時,我們也可能被某種想法給佔據腦袋,因而麻木,感受不到任何情緒。

7. 個性島嶼毀滅及重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曾經喜歡的活動不再喜歡,曾經要好的朋友不再要好,曾經能逗我們笑的事情不再好笑;然而我們仍然有機會重新喜歡上它們,或是喜歡上新的活動、朋友或笑話。

8. 幻想城市的逐漸崩解-這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橋段,我想到那首歌詞:「當煩惱越來越多,玻璃彈珠越來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長大了。」(透露年齡了!)

9. 惡夢老哏:掉牙齒、沒穿褲子-我還真的做過類以的夢。
 
非常喜歡憂憂的設定,喜歡到想為他多寫一段。前半段憂憂說的「哭可以讓我slow down」,就是在提醒我們負面情緒的重要性。而看似沒有任何用途的憂憂,後半段至少作出了兩大貢獻:(這兩段既真實又感人!)

1. 同理小彬彬-我們必須先懂得看見自己的悲傷,才會知道如何同理別人的悲傷;而不是一味要別人開心點。

2. 表達真實情感,尋求支持-一味裝堅強有時候會被自己的情緒給壓垮,適時表達軟弱並不是壞事啊。
 
這部電影的哭點不少,畢竟憂憂太搶戲了;當然還有小彬彬的犧牲;這種犧牲自我的情節讓我想到好幾部迪士尼或皮克斯的電影啊!(就不爆雷了)
 
可能是為了平衡情緒,這部電影的笑點也特別多,觀看過程中總是突如其來地被戳到啊!XDD

1. 巴西猛男機師的回憶一出現,媽媽所有情緒立刻春心蕩漾;然而爸爸的情緒都在專心看球賽,根本沒有在專心聽媽媽說話。(說好的成人大腦運作方式成熟呢?)

2. 潛意識世界出現各種萊莉最怕的東西:綠花椰菜、地下室的階梯,居然還有奶奶的吸塵器!

3. 洗腦廣告歌一直出現神煩!

4. 樂樂尋找憂憂時模仿憂憂超傳神!

5. 片尾各種腦內小劇場:少男看到正妹、老師超厭世只想放暑假(但巴西猛男機師又出現了是怎樣)、披薩店女店員不知道為何不爽但反正就是不爽、叛逆少女擔心假掰被發現、六年戲劇訓練當小丑、司機塞車超憤怒想快樂的事(洗腦歌又來了!)、狗狗只想吃、貓的情緒亂七八糟超難以掌控XDDDD
 
看完電影,我要謝謝自己腦中的樂樂,感謝你收集了我從小到大的那些快樂回憶,讓我得以抵抗很多不快樂的情緒。但我也要跟腦中的憂憂致歉,很抱歉人生前30年都不願意正視你,甚至一直很討厭你的存在。好在這幾年我開始學著與你共存,並逐漸了解你存在的重要性,甚至明白你對我的幫助不亞於樂樂。謝謝我腦中的每個情緒,你們都為我貢獻了很多,謝謝你們。(開始自言自語了這位先生)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
彈吉他彈到斷弦並不是罕見的事,因此幫吉他換弦理論上是吉他社社員必備技能。然而高一拿社辦的公用吉他練習時如果斷弦,學長姐都會幫忙換弦;而我自己在社團買的民謠吉他一直沒有斷過弦,所以不會換弦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嘛。(這代表你太少練琴了好嗎)

高二上學期,有個高一學弟請我幫他的吉他換弦。那天社辦剛好沒有其他高二或高三的社員在,但是身為高二學長,如果不會換弦好像也太丟臉了;我回憶著之前看別人換弦的過程,想說應該沒有太難,就硬著頭皮接下任務了。換著換著有點不太對勁,應該順利圍繞著弦鈕的弦怎麼鼓成一大包,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我來回試了幾次還是不成功,而學弟仍然待在一旁滿臉疑惑,場面超級尷尬。直到有個高二還高三的社員出現,我才如釋重負地把任務交給他,自己默默飄走,結束了這場災難。後來到下學期,那個學弟默默淡出了吉他社;我衷心希望不是因為有個打腫臉充胖子的學長幫他的吉他弦亂換一通的緣故。

 

62.
高二下的吉他之夜是吉他社一年一度的最大盛事,所有高二社員都卯足了勁來籌備。平日都會回家吃晚餐,不會在社辦待到太晚的我,也為了吉他之夜要跟大家一起開會而開始待到很晚,甚至假日也都會去幫忙。剛好此時距離下一次段考十分接近,又是在高二下這種課業成績有點重要的時間點;因此家人對我花這麼多時間在社團,不在家好好唸書略有微詞。但我就覺得大家都為了社團付出這麼多,只有我待在家裡乖乖唸書也太奇怪,因此還是堅持要去社團,雙方有點鬧得不開心。我心裡很不服氣,下定決心要證明自己不會因為參與社團活動而影響學業,於是那段時間除了社團活動外也拼命唸書。結果段考成績出來,是我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我心裡很得意,好像幫社團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似的。(其實並沒有)

 

63.
高二下學期,我和同學L組成的正經二人組被選為副康樂部長(其實票數最高,但我們堅持兩個人票數要除以二所以才變副位),因此吉他之夜主持人的工作很自然地落到我們頭上。後來同學L因故無法出席吉他之夜,就變成我要一個人上台主持。這屆吉他之夜的節目流程大規模調整,讓主持人需要出場的時間大幅減少,所以幹部們都跟我說不用擔心;而我也真的很不擔心,想說就隨便上台講些冠冕堂皇的廢話,或介紹一下各團團名的由來應該就好了吧。倒是節目單初稿出來時我發現工作人員名單上沒有我,很需要存在感的我趕快提出來要在節目單補上主持人。

直到前一天晚上在中興堂做最終準備時,我才終於有點危機意識,臨時找了在場某個隔天不用上台表演的同學,請他跟我一起主持。他臨時提供一些當時很新,但以現在的角度看來當然古老到不行的笑話;例如斷手斷腳的男人去徵婚,還有蝙蝠與衛生棉的笑話。我們就用這些笑話設計成主持哏,還把第一個笑話的結尾硬連結到要介紹的下一首歌名《Sweet Child o' Mine》,就這麼做好了隔天上台的準備。

 

64.
吉他之夜當晚的觀眾非常多,把中興堂擠得滿滿的。可能是因為有搭檔的緣故,第一次在台上面對這麼多的人,我居然沒有覺得太緊張;依照計畫跟觀眾打招呼、請校長上台致詞、利用準備好的笑話哏來介紹下一首歌。第二次出場時,我們依照計畫用了第二套笑話哏;還沒說到結尾笑點,台下忽然有觀眾很故意地大聲吐嘈:「哇!好好笑喔~」還好我和搭檔並沒有被嚇到,而且居然很有默契,異口同聲地對台下說謝謝,並一起揮手致意;反而把危機轉化成一種效果。

後來因為高一學弟妹製作了一張大海報,要上台獻給高二的我們,就不需要多餘的主持哏了,我們也鬆了一口氣。後來我還有上台報告失物招領和尋人啟事,好像有一則是媽媽跑來吉他之夜找兒子?害台下觀眾一直笑個不停,甚至我後來再上台報告時大家還是一直笑。我人生面對過最多觀眾的經歷就這麼結束了,現在想想前一天萬一沒有找到搭檔該有多悲慘?大家真的很放心把事情交給如此不牢靠的我耶。不過這件事的確證明了臨時抱佛腳也是很有用的啦。(不要下奇怪的結論)

 

65.
忘了是不是在吉他之夜結束後,有一次和同屆社員聚會,大家開始聊到各個男社員交往過或喜歡過哪種女生類型;後來聊到某個男生,大家都說猜不出他喜歡的是哪種類型。結果有人就提到我,說對耶!也完全看不出他喜歡什麼樣類型的女生。結果某任社長就說,不要看他這樣看起來乖乖的樣子,之後交往的對象一定是我們都想像不到的,例如超辣的辣妹之類的。我心想哼哼哼,我想交往的對象的確是你們都想像不到的啊,桀桀桀。(而且之後交往的對象也的確是你們當時想像不到的)(但不是辣妹就是了)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åƒè£¡å¯èƒ½æœ‰2 個人ã€å¤§å®¶å著和室內

#老爸出任務

#LastFlagFlying

#防雷線下有雷

 

老爸出任務(Last Flag Flying)

 

「退役軍人的兒子在戰爭中身亡,父親決定找兩個同袍一起護送兒子回家。」

 

老實說我在進戲院之前,多少抱持著一種「這麼單調的主軸究竟能拍出什麼故事」的看好戲心態;然而我還真的看了齣好戲。這個主軸和上週去看的《今天跳舞不打仗》有些雷同,都是兒子因從軍而陣亡,父親堅持將兒子送回家;然而相較於《今天跳舞不打仗》的跳躍式分段,《老爸出任務》走的是單一直線劇情,雖然稱不上高潮迭起,但堪稱流暢、有趣且簡單易懂。我好喜歡這三個同袍老友相處的感覺,即使個性、價值觀以及後來的人生經歷皆大不相同,但畢竟曾經朝夕相處、生死與共,三人很快就揮別初重逢的生疏與齟齬,在旅途中默默成為彼此可靠的情感支柱。這部電影也觸及了對於戰爭及宗教的反思,以及與過去的和解,基調上並非單純的友情笑鬧劇;但對我而言最深刻的仍然是友情的部分,看的時候好想念老朋友啊。

 

===================================

我是防雷線,這部片比想像中好看~

===================================

 

這部電影的三位主角形象都十分立體,且個性與身分彼此互補,使得這趟旅程趣味盎然。經營著小酒吧的Sal嘮叨、粗魯且幼稚,說話總帶著怨天尤人甚至憤世嫉俗;然而他熱情、直率、行動力十足且富有幽默感。他開的玩笑雖然總是牽涉敏感議題(例如種族、性或宗教),但讓這個小團體不至於陷入沉悶而哀傷的氛圍當中。而且從他一直鼓吹其他兩人辦手機(我好喜歡這個橋段!)、並希望博士搬來和他共同經營酒吧,就可以看出他其實很渴望在旅程結束後,繼續將彼此的連結維繫下去。

 

相較於Sal,Mueller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存在。他一改過去嗜菸嗜酒嗜色的形象,建立了美滿家庭還成了佈道者,言談之中盡是上帝、正向能量、道德勸說之類的陳腔濫調。然而在Sal毫不客氣的吐嘈與激怒之下忍不住飆罵髒話,而且原本打算回家的他也因為被刁難而決定陪著博士走完旅程。(我們不也常在遇到老友時恢復本性?)而且Mueller的神父身分在這趟旅途當中還十分好用。

 

博士是讓這個小團體重新連結起來的重要人物,他在大部分的場合裡總是溫和有禮,不與人爭辯;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會挺身替自己爭取權利。他沒什麼強烈的外顯情緒,但看得出他其實相當重視這兩個老戰友;尤其在失去妻兒的當下更是需要他們的陪伴。即使老友們的建議總是大相逕庭,但無論看或不看兒子或許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兩人都是站在他的立場,真心為他著想。博士在三人之中個性跟我最像,所以很能體會他在一旁看著昔日同袍不停鬥嘴,卻又擁有無可取代的默契,那種開心、懷念、輕鬆自在的感覺。

 

這趟旅程除了退役三人組外,還有一位年輕士兵Washington。三人對於國家和軍隊雖然有所怨懟,但從年輕的華盛頓身上,必定也看到了當年滿懷熱誠的自己。Washington對於摯友Larry(博士的兒子)的過世充滿罪惡感,博士則安慰他不是他的錯;然而三人這些年來又何嘗不是緊抱著罪惡感不放?三人當年把軍營中的嗎啡用完,而害得同袍Jimmy痛苦地死亡,甚至認為如果不是自己怠忽職守,同袍也許就不會死了;另外博士也對兒子有著虧欠感,而Sal和Mueller則對於博士一肩扛下責任感到愧疚。這趟旅程除了護送亡子返家外,也是三人與過去的和解之旅。

 

電影後段Sal帶著另外兩人去找Jimmy的母親,原本想說出真相並向她道歉,然而面對年老又孤身一人的Jimmy母親卻怎麼也說不出真相。回想起故事前半Sal堅持說出真相,對比起來十分有趣,當時我也覺得軍方不應該欺瞞博士;然而如果是我面對Jimmy的母親,可能也不會說出真相吧,畢竟她已經相信了這麼多年,一想到真相可能會傷害Jimmy的母親就讓人覺得於心不忍。Mueller起初問的經典問題「真相有那麼重要嗎?」,或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的問題吧。

 

本片也和《今天跳舞不打仗》一樣,對於政府、軍隊與戰爭提出了反思;除了軍方不斷用空泛的榮譽感欺騙死者家屬外,三人當年的荒唐行徑,歸根究底也是美國延長越戰戰事的緣故。究竟戰爭是為了人類的公平正義,還是為了自私的國家利益?就算是站在美國本位主義的立場,參與越戰和伊拉克戰爭真的為美國帶來了利益嗎?無論擁有再怎麼崇高的目的,戰爭所導致的那麼多慘痛的生命損失與傷害,真的需要人類不斷反思,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本片也觸及另一個敏感議題:宗教。一邊是三句不離上帝的Mueller,另一邊是三句不離諷刺上帝的Sal;要不是兩人曾有同生共死的情誼,恐怕會引起一波個人式的宗教戰爭吧。這部電影對於基督教的態度算是略帶嘲諷但未完全否定,雖然有Sal的言語調侃,卻也透過Mueller傳達出宗教的溫暖與包容。我想現實生活也是一樣,有些人需要透過宗教獲得支持與信念,因此宗教自由應該被合理保障;然而宗教也必須被世俗社會檢視、監督與限制,畢竟過去有太多打著宗教為名進行斂財、迫害、歧視、干涉國家內政之實的例子,宗教自由無論如何不能凌駕於其他人的權益之上。

 

在電影的結尾,博士同意讓兒子著軍服入殮;而Sal和Mueller也穿著軍服,以美國國旗+軍禮替Larry完成葬禮。這並非意謂著三人與政府或戰爭和解,而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也代表博士與兒子的和解。最後博士從Washington轉交的信中得知自己默默達成了兒子最後的心願,流露出欣慰的神情,而Sal與Mueller在一旁陪伴著他;畫面十分令人動容。

 

PS. 話說電影前半段不斷舖陳三人過去曾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讓我以為後面會有什麼意外轉折,例如博士找薩爾和穆勒是另有目的;結果證明是我懸疑片看太多,這部電影從頭到尾講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啊。XD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
升上高二後,吉他社的社務重擔便落到我們這屆的身上。當時我既沒有組團也沒有當幹部,而且和很多社員也還不熟,處於就算退社也沒有人會太驚訝的邊緣人狀態。然而我一想到自己從升高中前就渴望參加吉他社,混了一年就無疾而終也太不甘心了!於是我只要有開會或有活動都必定準時出席,看能幫什麼忙就儘量幫,也藉此增加存在感;當時的社長還用我來告誡其他幹部:你看他不是幹部但每次開會都準時到,結果我們幹部還一天到晚遲到。(看來我從小就是造成別人壓力的討人厭好學生!)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12月時我們在社辦舉辦了聖誕晚會,社長帶活動帶到一半時需要一支筆,就叫我去社辦外面找。我難得在社團接到任務,就在社辦外面衝來衝去,很心急地想達成找筆的任務。結果上一屆社長剛好出現,看到我就告誡我冷靜點,不要那麼慌張;後來回想起來當時學長眼中的我應該不像在找筆,比較像是碰到火災在逃難一樣吧。

 

57.
高一升高二時順應潮流組的團,從來沒練過團就解散了;於是上了兩次bass課後也就沒再繼續學,也幾乎沒再碰過bass。幾個月後有個假日,社辦只有社長、我和一個同屆社員在。他們兩人最近都剛組團,分別擔任吉他手和主唱,那天突發奇想要練團,就問我要不要來彈bass。我說我才上過兩次課,其實很不會彈耶!他們一直鼓勵我,說想到什麼就彈什麼沒關係。我想說反正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彈得再差總比沒bass手好,於是就答應了。

他們幫我把bass裝上音箱(沒錯我連音箱都不會用),各自準備好之後就開始練團。那天我們練的是主唱同學最擅長的歌曲:Mariah Carey的《Without You》,一共練了兩次還三次;還好我音感不錯,抓簡單的和弦根音對我來說不成問題。人生第一次參與練團,覺得很過癮也很有成就感;而那也是我人生至今唯一的練團經驗,而且是跟如此有才華的兩位藝術家合作,實在好榮幸啊。

 

58.
成長過程中一直醉心於流行歌曲,對於那些音樂創作人感到很崇拜;高中加入吉他社後,也很佩服有些社員會自行創作歌曲。於是我就想說好吧,我也來練習創作歌曲。嘗試後才發現創作歌曲比預期中困難很多啊,怎麼別人寫的歌都這麼好聽,我寫出來的歌都歪七扭八,一點都不厲害。

當時我寫了一首國語情歌,只有副歌開頭是兩句英文歌詞:「I want to fly, take me to the sky"」。寫完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不久後發現居然和蘇芮某首歌的橋段歌詞一模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還是我曾經聽過後保留在潛意識不知道第幾層裡面。另外我也寫了一首歌,副歌歌詞試圖傳達環保意識:「給我一個沒有垃圾的地球,壞人不多水汙染也不很嚴重。」曲式有點像當時剛愛上的陳珊妮,但歌曲本身大概難聽100倍;因此也意識到自己大概沒什麼創作歌曲的天分吧(但極具寫廢文的天分)。而且仔細想想根本不合理,地球怎麼可能沒有垃圾!(轉開新聞和批踢踢八卦板)

 

59.
高一錯過了吉他社寒訓始終有點惋惜,高二自然不能再錯過了。行前沒被分派到任務的我抱著輕鬆的心情去參與,結果在第一天早上,我臨時接到了一個任務:擔任飯神。飯神負責在三餐開動前帶領大家祈禱,聽起來似乎毫不重要;然而之前寒暑訓的飯神祈禱詞很有趣,讓大家印象深刻,所以這次寒訓也決定如法炮製安排飯神這個職位。雖然重要性十分微妙,但這絕對是我加入吉他社以來最有存在感的任務;因此我白天就非常認真地想接下來幾天的祈禱詞。

到了第一天晚餐,我手持大聲公,一句句帶著全場所有人開始祈禱:「神啊!感謝你,賜我飯吃。觀世音啊!感謝你,賜我菜吃。阿拉啊!感謝你,賜我湯喝。飯神啊!感謝你,帶我們祈禱。飯神啊!感謝你。飯神啊!感謝你。如果我不感謝飯神的話,就懲罰我…」唸到這裡大家已經發現我在自肥,就異口同聲反擊:『就懲罰你!』「就懲罰我…」『就懲罰你!』「變帥!」要比口舌之爭我可是不會輸人的呢哼哼。後來營隊結束後,學弟妹們碰到我都會很熱絡地叫我飯神,好幾個寒訓有來探班的學長也因而認識我;甚至上大學後參加台大附友社還碰到某位已出片樂團的鼓手學長叫我飯神,實在是受寵若驚啊。

 

60.
高二吉他社寒訓除了當飯神受到注目外,也是印象中第一次經歷通宵熬夜。寒訓第一天晚上,高二社員聚集在一起準備隔天的活動事宜;包括討論活動細節,以及製作美工道具。難得可以跟大家待在一起忙碌到這麼晚,我其實很開心;但平時作息一向固定的我。眼看到了三點、四點、五點甚至日出了都還沒人睡覺,心中暗自驚訝,原來大家都可以這麼晚都不睡覺嗎?於是我也跟著大家一整晚沒睡。到了第二天天下午準備烤肉時,通宵熬夜的後遺症開始出現。我開始精神不集中,而且完全無法思考,只能聽從別人指令;別人叫我串貢丸我就串貢丸,別人叫我端盤子到某一組我就端過去,甚至走路走到一半還跌倒擦傷。結果好像那天晚上的活動我完全缺席,因為完全睡死在床上沒有反應,實在是太累了;我熬夜的能力真的從高中起就比不上其他同年齡的朋友們啊。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 不是在電影院看的

 

1950

X    仙履奇緣

1963

X    瘋狂世界

1980

X    似曾相識

1982

X    大雄的大魔境

1983

X    大雄的海底鬼岩城
X    卍

1984

X    小精靈

1986

     美國鼠譚
X    大雄與鐵人兵團

1987

     新桃太郎
X    報告班長
X    監獄風雲
X    倩女幽魂
X    大雄與龍之騎士

1988

X    八星報喜
X    龍貓
X    大雄的平行西遊記

1989

X    賭神
X    魯冰花
X    沒卵頭家
X    七匹狼
X    七匹狼2
X    魔女宅急便

1990

X    賭聖
X    賭俠
X    新十二生肖
X    異域
X    遊俠兒
X    倩女幽魂II:人間道

1991

X    沉默的羔羊
X    情聖
X    整人專家
X    逃學威龍
X    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
X    鹿鼎記
X    鹿鼎記II神龍教
X    武狀元蘇乞兒
X    新七龍珠
X    與龍共舞
X    美女與野獸

1992

X    威龍闖天關
X    家有喜事
X    阿拉丁

1993

     方世玉
X    侏羅紀公園
X    唐伯虎點秋香
X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4

     阿甘正傳
     大地的女兒
     王牌威龍
     摩登大聖
X    捍衛戰警
X    威鯨闖天關
X    九品芝麻官
X    凌凌漆大戰金鎗客
X    報告班長3
X    中南海保鑣
X    獅子王
X    刺激1995

1995

     蝙蝠俠3:永遠的蝙蝠俠
     水世界
     野蠻遊戲
     正當防衛
     二見鍾情
     網路上身
     火線追緝令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風中奇緣
     危險遊戲
X    鬼馬小精靈
X    玩具總動員
X    危機總動員
X    鼠膽龍威

1996

     大老婆俱樂部
     綁票追緝令
     不可能的任務
     豪情四兄弟
     絕地任務
     ID4星際終結者
     羅密歐與茱麗葉
X    征服情海
X    食神
X    號角響起
X    偷偷愛你

1997

     新娘不是我
     變臉
X    鐵達尼號

1998

     哈拉瑪莉
     楚門的世界
     搶救雷恩大兵
     七夜怪談
X    全民公敵
X    天生一對
X    電子情書

1999

     駭客任務
     安娜與國王
     綠色奇蹟
X    億萬未婚夫
X    靈異第六感
X    心動
X    黑暗之光

2000

     透明人
     孤男寡女
     聖石傳說
X    永不妥協
X    夏日的麼麼茶

2001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A.I.人工智慧
     古墓奇兵
     神隱少女
X    少林足球
X    藍色大門
X    我的野蠻女友
X    史瑞克
X    金法尤物
X    情人眼裡出西施
X    美麗境界

2002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
X    神鬼交鋒
X    八美圖
X    英雄
X    無間道
X    我左眼見到鬼
X    嚦咕嚦咕新年財
X    我家有一隻河東獅
X    小孩不笨
X    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

2003

     德州電鋸殺人狂
     海底總動員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駭客任務完結篇:最後戰役
X    王牌天神
X    辣媽辣妹
X    搖滾教室
X    向左走向右走
X    無間道Ⅱ
X    無間道Ⅲ終極無間

2004

     末代武士
     帝國毀滅
X    功夫
X    十七歲的天空
X    霍爾的移動城堡
X    史瑞克II

2005

X    四眼天雞
X    如果愛
X    彩虹下的幸福

2006

     英勇戰士俏姑娘
X    達文西密碼
X    盛夏光年
X    汽車總動員
X    巧克力重擊

2007

     K歌情人
X    史瑞克三世
X    卸屍宴

2008

     舞妓哈哈哈
     愛的發聲練習
     重金搖滾雙面人
X    沒問題先生
X    媽媽咪呀
X    魔幻時刻
X    詐欺獵人
X    20世紀少年
X    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

2009

     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演唱會電影
X    三個傻瓜
X    聽媽媽的話
X    攻其不備
X    天外奇蹟

2010

X    玩具總動員3

2011

0710 變形金剛3
     翻滾吧,阿信
X    金盞花大酒店
X    先生你哪位
X    美國隊長
X    讓子彈飛
X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X    桃姐

2012

X    MIB星際戰警3
X    無敵破壞王
X    尖叫旅社

2013

0501 詹姆士放男口 (2013城市遊牧影展)
     總舖師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
     十二夜
X    湯姆在農莊
X    藍色茉莉
X    湖畔春光
X    冰雪奇緣
X    志氣
X    盲探

2014

0928 瘟疫求生指南 (酷兒影展)
     愛,不怕 (酷兒影展)
     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
X    賭城風雲
X    摯愛男行
X    模仿遊戲
X    愛情的模樣
X    鳥人

2015

     大英雄天團
     大囍臨門
0814 醉生夢死
0927 時尚代價
0928 憂傷大象之歌
1010 紅絲帶女孩 (女性影展)
1026 心靈大道 (酷兒影展)
1031 小短酷:男情難瞭 I (酷兒影展)
1102 變裝皇后救Gay吧 (酷兒影展)
X    高年級實習生
X    腦筋急轉彎
X    總統遊戲

2016

0127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
0320 驚爆焦點
0329 動物方城市
0406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單身動物園
0610 走音天后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寵物當家
0814 藍色情挑經典數位修復
0828 地獄哪有那麼HIGH
0915 明天別再來敲門
0915 比海還深
0916 屍速列車
1015 怪奇孤兒院
1022 誰在找麻煩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1023 台灣短片 (酷兒影展)
1023 愛是一隻貓 (酷兒影展)
1026 你的名字
1026 5點59分愛上你 (酷兒影展)
1028 藥愛 (酷兒影展)
1030 擊出心人生 (酷兒影展)
1030 北京遇上紐約 (酷兒影展)
1105 奇異博士
1204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1211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
1225 LA LA LAND
1231 最美的安排
X    永別了,危險刑警
X    魔境夢遊:時光怪客
X    惡棍英雄:死侍

2017

0108 咖啡與菸
0115 拆彈少年
0130 關鍵少數
0130 海邊的曼徹斯特
0219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0227 她的危險遊戲
0311 新居風暴
0312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0318 白蟻:慾望謎網
0320 金剛:骷髏島
0326 她其實沒那麼壞
0408 黑色追緝令
0422 戀愛完成式
0423 日常對話
0429 逃出絕命鎮
0501 目擊者
0513 異星入境
0514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0520 幸福不設限
0521 園長夫人:動物園的奇蹟
0527 墨利斯的情人
0530 雙面法蘭茲
0611 愚行錄
0618 佈局
0624 戀妻家宮本
0624 台北物語
0722 青梅竹馬
0902 模仿犯
0910 紅衣小女孩2
0916 牠
0917 獵殺星期一
0923 殺手保鑣
1004 穆荷蘭大道:數位修復版
1010 紐約寂寞男孩
1010 再見小媽
1014 解憂雜貨店
1015 大佛普拉斯
1021 性視大不同 (酷兒影展)
1021 玩壞男孩 (酷兒影展)
1022 舞尖革命 (酷兒影展)
1024 新宿換換愛 (酷兒影展)
1027 兩個爸爸 (酷兒影展)
1028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1029 氣象戰
1104 阿莉芙
1112 追緝聶魯達
1114 勝負反手拍
1117 女王與知己
1119 別闖陰陽界
1125 相愛相親
1127 血觀音
1201 BPM
1209 可可夜總會
1211 東方快車謀殺案
1217 奇蹟男孩
1226 大娛樂家
X    敦克爾克大行動
X    美女與野獸
X    梵谷:星夜之謎

2018

0115 天上再見
0116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0121 抓狂美術館
0126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0127 最黑暗的時刻
0210 意外
0214 與神同行
0215 決勝女王
0217 老娘叫譚雅
0218 完美結局
0219 水底情深
0220 金錢世界
0224 霓裳魅影
0228 羅曼律師
0303 淑女鳥
0310 今天跳舞不打仗
0317 老爸出任務
0325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
0329 少女性愛官能症
0404 一級玩家
0406 七月與安生
0407 魔女席瑪
0408 噤界
0428 不思議女人
0501 羊之木
0520 死侍2
0602 親愛的初戀
0603 厭世媽咪日記
0616 宿怨
0617 沒人愛小姐
0623 瞞天過海:八面玲瓏
0701 超人特攻隊2
0708 不恐龍法官(台北電影節)
0722 一袋彈珠
0724 小偷家族
0729 喜歡你、愛上你、逃離你
0804 真假維梅爾
0808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0812 巨齒鯊
0814 命帶追逐—2018數位修復版
0814 我的冠軍男友
0819 媽媽咪呀!回來了
0825 夫夫的粉紅出擊(酷兒影展)
0826 路易時代(酷兒影展)
0905 她的錯誤教育
0908 范保德
1117 誰先愛上他的
1125 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
1223 霸王別姬數位修復版
1230 無敵破壞王2
X    羅馬
X    紅雀
X    一個巨星的誕生
X    瘋狂亞洲富豪
X    蜘蛛人:新宇宙
X    班恩回家
X    一屍到底

2019

0105 波西米亞狂想曲
0113 邊境奇譚
0203 幸福綠皮書
0206 真寵
0212 日日是好日
0222 芭蕾少女夢
0302 愛.欺
0309 為副不仁
0313 滾滾紅塵(數位修復版)
0324 池畔風暴
0420 屠宰場守則(奇幻影展)
0427 我的巴黎舅舅
0501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0511 永遠愛妳,惠妮!
0513 柏林我愛你
0523 失控危城
0602 女朋友。男朋友(台北電影節戶外播放)
0606 寵物當家2
0608 結婚哪有那麼男
0608 亨利先生的秘密
0615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0626 玩具總動員4
0627 人生最後一場拍賣會
0630 寄生上流
0716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
0718 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
0721 鏗鏘玫瑰
0730 出走巴黎
0801 獅子王(2019擬真版)
0811 從前,有個好萊塢
0817 BRidGE(酷兒影展)
0817 拉子百合開麥拉(酷兒影展)
0821 台灣短片集(一)(酷兒影展)
0822 美麗少年(酷兒影展)
0822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兒影展)
0905 牠:第二章
0913 痛苦與榮耀
0921 返校
1013 小丑
1101 陽光普照
1104 江湖無難事
1117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1123 女神們的下午茶
1123 大餓
1130 鋒迴路轉
X    阿拉丁(2019真人版)
X    驚濤佈局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
由於師大附中直屬於師大,因此時常有不同科的實習老師前來實習。由於年齡相近,互動起來比較容易有共鳴,因此我們聽到實習老師要來都很開心。有些同學比較熟悉的應該是音樂實習老師(原因嘛…科科科),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後來還有持續通信或寫卡片一段時間的英文實習老師。她在結束實習的時候寫了幾封信給一些同學,其中我收到的信上寫著她對我最深的印象,是我上課時都會很認真地看著她,讓她覺得很受到鼓勵。後來想想,教書時有學生專心看著老師上課,應該算是一種很大的肯定吧。但我讀信時還是很驚訝,原來我聽別人說話時會盯著對方看這種習慣,對於別人而言其實算是一種優點嗎?因為理所當然的事而受到稱讚,就像上完廁所要洗手被稱讚一樣,應該要感到自豪嗎?


52.
高中時為了增加存在感,喜歡講一些沒意義但有趣的話來引人注意;剛好唯一同社團的同班同學L講話也很好笑,兩個人時常一搭一唱,不久後就被班上同學還是社團同學取名為「白爛二人組」。剛開始我們還猜拳決定順序:他猜贏了所以是「白」,而猜輸的我只好當「爛」。後來我們為了否認自己白爛,就改稱呼自己「正經二人組」;這回我猜拳猜贏了,所以是「正」,而他是「經」。每次被稱呼白爛二人組時,我們都會強勢糾正自己是正經二人組;或是英文課上到solemn這個字彙,中文解釋是「嚴肅、一本正經」時,我和L同學就會對看並且用眼神表達心神領會,其他同學則會做出「你們兩個夠了喔」的表情。後來我的BBS帳號、甚至大學到現在的綽號也都是源自於此。

 

53.
組成正經二人組後,我們曾經模仿過徐懷鈺《Cal Me》的舞步;但其實也不是很認真地約時間練習什麼的,單純只是看了MV後很自然地把手勢學起來,之後去唱KTV就點來跳而已。當初學這首歌純粹只是為了搞笑,但後來回想才發現我根本只是偷偷滿足自己想要學女歌手跳舞的欲望,畢竟我從小就在這樣做了;無論是費玉清和蔡頭最愛模仿潘越雲唱歌時的站姿與神情(我高中畢冊的照片就是模仿這個),或是藍心湄《我的溫柔只有你看得見》《愛我到今生》、楊林《零下幾度C》、蕭亞軒《一個人的精采》的手勢或舞步我都很愛學。我果然從小就是gay耶怎麼會這樣!!

 

54.
高中參加吉他社時規定高一只能學民謠吉他,升高二才能玩熱門音樂;因此高一下的時候社團裡吹起一股組團的風潮,幾乎所有高一社員都找人組了團,彷彿沒組團就落伍了、就變邊緣人了一樣。後來L同學想要組團彈吉他,就找我當bass手,另外再從同班同學裡找了歌喉不錯的、學過鋼琴的、想學打鼓的人,分別當主唱、Keyboard手和鼓手。

取團名對於當時的我們很重要,於是我們就找了一個英文不錯的同班同學,幫我們團取了名字:「Find Your Mind」,中文是「尋找知覺」,聽起來煞有其事,好像很厲害;但其實暗中取了諧音,唸起來很像某句萬年髒話。因此雖然組團目的、音樂走向什麼的完全都沒有討論過,但至少團員和團名就這麼決定了。

 

55.
當時我跟另外兩個菜鳥bass手一起上課,老師是上一屆的bass手學長。L同學還另外跟當時已經很厲害的瑪莎介紹我(因為我太邊緣了,所以跟差了好幾屆的瑪莎不熟),不過畢竟教學應該是高二社員的任務,所以瑪莎也叫我就跟著高二學長學就好。

我認真地上過兩堂課,從彈bass的手勢角度、爬格子、經典過門練習到四大和弦轉換的過門編曲。不過除了L同學和我之外,其他幾個同學都不是吉他社的(只有其中一個短暫來過),也沒有積極練習或參與社團的意願,後來他們也先後轉到其他班級。於是Find Your Mind樂團就成了一個還沒練過團就解散的樂團,是個胎死腹中的概念。不過後來看了其他人組團後的各種紛紛擾擾,對於什麼都沒想清楚就跟風組團的我而言,及早解散或許也不是壞事吧。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戶外和大自然

 

 

#今天跳舞不打仗

#Foxtrot

#防雷線下有雷

#以色列軍人都這麼帥嗎

 

今天跳舞不打仗(Foxtrot)

 

數個月前有幸聆聽以色列知名人士來台分享故事,知道那是個全民皆兵、以民族生存為首要目標的國家;因此觀看這部以戰爭為題裁的電影感觸特別深。本片分為三大段,看完每一段時所感受到的調性都不同,悲傷、黑色幽默、藝術片、諷刺…然而看似不連貫的劇情、情緒與元素到了電影結尾全部融合在一起,收得極其漂亮,不得不佩服導演的處理方式;甚至連不知所云的第一幕,也是直到最後一幕才讓觀眾恍然大悟。這部片子有運用了各式各樣的特殊運鏡方式,例如一開始失焦,開門後才聚焦於角色身上;長時間角色特寫,其餘人只有手部入鏡和聲音出現;極近眼睛大特寫;從90度俯角鏡頭移動至水平鏡頭(或相反)。一開始不習慣這些鏡頭時會認為導演在炫技,但習慣後反而覺得這些拍攝手法獨樹一格,與此片的特異調性相當搭配。

 

===================================

我是防雷線,沒想到這部片後勁這麼強~

===================================

 

第一段劇情深刻描繪了父親失去親兒的沉痛與哀傷。許多鏡頭沒有台詞,但演員的表演把情緒撐得十分飽滿;捎來消息的軍人們行禮如儀般的疏離與公式化口吻,更突顯了父親的哀慟。結尾證明兒子死亡的消息只是誤傳,然而父親的激動與其他人的淡然仍然形成強烈對比,而父親堅持將兒子送回家的舉動更為後續劇情埋下伏筆。

 

第二段劇情跳到國境邊界,四個駐守軍人只能藉由跳舞、聽廣播、打電動、聽音樂、畫畫、說故事等方式來打發時間。(題外話:以色列軍人都這麼帥嗎?)他們住在歪斜的貨櫃屋,且傾斜角度與日俱增。直到其中一個軍人說著父親的故事,觀眾才有辦法確認他就是第一段劇情裡的兒子,而且也更清楚父親過去發生了一些事。他們日復一日、不分晝夜晴雨地檢查來往旅客的護照。在其中一次檢查過程中,兒子與車裡的女乘客眼神交會,似乎互通靈犀;然而一罐啤酒導致了該死的誤會,悲劇發生了。長官掩蓋了事實,挖土機則負責掩埋汽車與人體;然而人們心中的陰影卻無法掩埋。

 

第三段劇情的開頭讓觀眾一頭霧水,母親手背關節上的傷呼應了第一段父親用熱水燙傷手背的舉動,但喪子的消息不是一場烏龍嗎?觀眾也親眼看見了兒子還活著?中間肯定發生了什麼事。再度得知兒子過世的打擊讓這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甚至導致父母離異。直到一次談話過程中,在大麻的催化之下,兩人有機會吐露深埋心中、怎麼樣都講不出口的內心話。母親不斷想起自己曾經不願生下小孩,也擺脫不了自己偏愛兒子不愛女兒的念頭;父親則告解自己當兵時曾經害死同袍,並因而產生夢魘,夜夜糾纏不已。最後父親跳起了狐步,並說明這就是種跳完會回到原點的舞步。狐步亦是本片英文片名,究竟那個原點指的是什麼?生命誕生的喜悅?失去摯愛的傷痛?戰爭的無情?國家現狀的無奈?電影沒有明說,我們也無從得知;唯一知曉的就是無論受了多少傷,我們都只能帶著傷痕繼續往前走。

 

第三段結束後的片尾最終幕十分令人震撼,原來兒子的死亡,是由於車子閃避那隻曾出現在預告片、先前出現時讓觀眾大笑的沙漠動物而導致;回想起半小時前觀眾的笑聲,讓人感覺份外諷刺。可以想像父親有多內疚,畢竟若不是他堅持讓兒子回家,兒子可能就不會死了。但是進一步去想,如果沒有戰爭,這一切或許就都不會發生了。這部片並未對於戰爭直接提出控訴,但從傾斜的貨櫃屋、狐步的暗喻、駐守軍人的百無聊賴、沾滿泥沼的皮靴、掩蓋一切的挖土機、連續接受喪子之慟的角色安排以及整部片的荒謬感,不難想像導演想要傳達的訊息,是部後勁很強的電影。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特寫

 

#藍色茉莉

#BlueJasmine

#防雷線下有雷

 

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啊啊啊這部電影太迷人了,說是Cate Blanchett的個人秀也不為過,不但好多長鏡頭的情緒連貫有層次,幾場爆發的戲也演得十分精采,難怪能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Sally Hawkins的角色多少是為了襯托主角而存在,但也演得十分出色;雖然她出現時我第一個感想是她居然會說話,不是只會比手語嗎?(對不起我《水底情深》太入戲)Woody Allen成功地藉由時序交錯來呈現主角今昔生活的強烈對比,同時也呈現出她與妹妹價值觀與人生際遇的明顯差異。我也很喜歡這部戲的配樂,不搶戲,但成功地讓這部戲不顯沉重,反而始終處於一種輕鬆而荒謬的調性。

 

===================================

我是防雷線,歡迎來到Cate Blanchett個人秀

===================================

 

故事的主要時序可以說是一齣「紐約貴婦落難記」,Jasmine這位紐約貴婦因破產而前往舊金山投靠無血緣關係的妹妹Ginger;然而愛面子的她仍然手持LV包,搭頭等艙而來,並且瞧不起妹妹的男友和朋友,自認只是一時落魄,總有一天會東山再起。她對於任何事情總能找到理由,例如沒錢搭頭等艙只是因為她太習慣了,而妹妹被騙錢也不是她的錯,因為她只是想幫妹妹賺錢啊。

 

而在次要時序中,我們看到Ginger和當時的先生前去紐約拜訪姊姊。Ginger是個順從姊姊、不是很有自信、安於現狀的人,和Jasmine的自我中心形成強烈對比;比對姊妹互相造訪的兩段經歷十分有趣。Ginger和先生絲毫掩蓋不住劉姥姥逛大觀園般的喜悅,而Jasmine表面上熱情招待,卻不願抽空陪伴對方;畢竟自己早已躋身上流,如何能忍受一臉窮酸樣的妹妹與妹夫出現在生活裡面呢?

 

你家好大!

我們中了20萬美元!拿到錢時手還在發抖!

 

我們一定要幫你慶生!

呃…我喜歡你的髮型。

 

即使曾經如此風光,既然失去經濟來源,就必須賺錢養活自己。她曾經到鞋店工作,卻無法接受曾經身為宴會女主人,卻需要幫貴婦朋友們換鞋。妹妹提醒她具有時尚品味,讓她下定決心當室內設計師。然而為了節省學費,她決定先學電腦再上網學習室內設計(也太曲折了!);可以看出她多麼不願屈就於不需大腦的平凡工作,一心只想從事高檔工作,重返榮光。

 

你為何要當室內設計師?你可以做別的工作!

「你要我做什麼?服務生?」

嘿,Ginger就在當服務生。

「我和Ginger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結果她真的去上了電腦課,而且為了賺取課程學費,她也真的去當了牙醫助理這種「卑微」的職業,可見她還是有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過活;只是她實在難以融入這些「凡人」的生活;畢竟過去身處天堂的她對於這一切向來不屑一顧。

 

隨著次要時序的推進,觀眾也看到Jasmine更多的過去。先生一次次地偷腥,甚至公然在她面前假借球賽名義邀約其他女生;她或許知情,但潛意識不想相信。妹妹暗示她,朋友提醒她,促使她終於開口質問;先生甚至不否認自己牽其他女人的手,但她卻還是相信了他。而對於詐騙金錢的指控,她即使有所懷疑,但自己絲毫不懂金融,終究還是屈服在先生的伶牙俐齒之下。於是她失去了先生,養子也離開她;精神崩潰的她在路上自言自語(因為剪輯的緣故,觀眾都知道她仍沉緬於過去),只能靠吃藥來控制自己。

 

回到主要時序,Jasmine搬來舊金山後依然持續挑剔妹妹挑選男人的品味,完全沒想到當初自己可是挑了個渣男,究竟有什麼資格說妹妹。

 

「你真的沒有選男人的品味。」

他很性感,而且不偷不搶。XDDDD

「你就非得要這麼講話帶刺嗎!」

 

Ginger雖然看似溫順,然而說出來的話時常可以精準攻擊得分;甚至一句「我們要結婚,我們之間沒有秘密。」都不知不覺諷刺到姊姊婚姻裡充滿著各種秘密呢。

 

除了工作之外,Jasmine也渴望認識好男人,擺脫前夫的陰影。面對診所醫生的邀約,好面子的她在答應之餘還死要面子假裝自己有男友;然而醫生也只是另一個會性騷擾女職員的渣男,於是Jasmine又失去了工作。她在電腦課同學的介紹下,拉著妹妹一起去舞會,結果居然碰到完美男人Dwight:懂得時尚品味,在外交部的「高檔」工作,有共通話題。她開始編造謊言(據她自己的說法是「誇大了幾個事實」),自己是個室內設計師,沒有小孩,前夫是個外科醫生,因心臟病發而過世。她在妹妹家裡興奮地等電話,接起來還故意假裝自己正忙於工作。

 

Ginger也不知不覺被姊姊的價值觀影響,覺得男友不是好東西,於是和舞會上初次認識的男人搞上(居然是Louis C.K.!而且還發生兩次,其中一次還是車震!);只能說姊妹倆都對於能言善道的男人毫無抵抗力啊。但隨著Ginger在電話中發現對方有妻子,這段短暫的感情也宣告終結。還好Ginger的男友Chili仍然對她不離不棄,兩人吵吵鬧鬧之後又和好。也許Woody Allen想透過這部電影,傳達出像Ginger這樣務實的人,面對重大挫折後比較容易回歸人生常軌?(但Chili雖然癡心但有暴力傾向,還可能變成恐怖情人,也不是什麼多好的男人啊啊啊~)

 

正當Jasmine沉浸於對美好未來的想像之中,卻在路上遇到曾經被自己和前夫給害慘了的前妹夫Augie;當然Jasmine照例不覺得自己有錯。

 

「你就不能放下過去嗎?」

有些人不是那麼容易拋開過去。

 

其實真的拋不開過去的是誰?是誰只要一聽到Blue Moon、高爾夫、法國,就會回憶起過去?是誰一天到晚自言自語,講的都是過去的點滴經歷?我想觀眾都很清楚。

 

未婚夫Dwight不敢置信Jasmine之前說的一切都是謊言,但Jasmine卻覺得不能怪她,兩人現在相愛比較重要,過去就讓它過去。Jasmine去見養子,透過養子的口中讓觀眾得知當年的真相:原來是她得知先生不但外遇,還決心和其他女人共度餘生後,才向FBI舉發先生的罪行,間接導致先生自殺。(但這點我不覺得她有錯啊,畢竟先生真的就是犯罪,她只是錯在太晚才舉發吧。)

 

Jasmine回到妹妹家,看到妹妹和Chili和好很不是滋味,就多唸了兩句。喝了酒的妹妹忍不住回嘴反擊,Jasmine臉上掛不住就賭氣離開,口中還炫耀著自己即將嫁給Dwight的美好遠景;看到觀眾眼裡覺得可笑又令人同情。

 

整部電影從Jasmine自顧自講話開始,也從Jasmine自顧自講話結束;可以看出這位主角的自我中心,從頭到尾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她不肯承認自己過去的成功和基因有關,然而真是如此嗎?妹妹過去的遭遇沒有她好只因為不夠努力?觀眾應該都心裡有數。Cate Blanchett把這個遊走在優雅與壞掉邊緣的下凡貴婦詮釋得精采至極,Sally Hawkins則成功表現出妹妹更貼近觀眾的真實感;而且不得不說選角連外型都考量到了,Cate的雍容與Sally的苦命臉演這兩個角色真的相當合適。影片後半段兩人分別都有好幾場戲演技大爆發,看得十分過癮。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淑女鳥

#LadyBird

#防雷線以下有雷

 

淑女鳥(Lady Bird)

 

一部描述青少年成長、自我探索與和解的電影,聽起來沒什麼特別;親情、友情、校園、舞會、學業、未來憧憬、戀愛與性在這類型電影裡也不是什麼新鮮元素。然而我在電影院居然看到悶聲大哭,原本感冒就還沒好,哭到後來更是完全鼻塞,只能用口呼吸;旁邊座位的女生不只一次轉頭偷瞄,大概在想隔壁這個人怎麼回事吧。當然導演和演員功不可沒,故事自然而流暢,人物塑造、台詞與演出都很能產生共鳴;另外也是因為這部戲與自己過去的經歷以及當前的人生課題十分貼近的緣故,許多情節都有好強烈的既視感啊。整部片只有九十幾分鐘,但劇情的豐富程度和所帶來的情緒張力,完全不輸給兩小時以上的電影啊。

 

==========================

我是防雷線,Lady Bird好好看喔~

==========================

 

「Lady Bird」是女主角替自己取的名字,並要求每個人這樣稱呼她,而非父母給她的名字Christine。她不想承認自己住在貧民區,甚至厭惡故鄉沙加緬度的一切;她對於母親和學校對她留在加州唸社區大學的期待非常不滿,全心期盼未來能去「有文化的」美國東岸發展。從她的身上可以看到每個青少年的影子:反叛、對現狀不安、對未來徬徨。

 

Lady Bird和母親之間來回拉扯的親子關係,絕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母親這個角色寫得真好,Laurie Metcalf也演得傳神至極。兩人第一場在車上的戲就極其精采,在Lady Bird眼裡,母親永遠在否定自己的想法,永遠只會以負面語言表達關心;兩人永遠無法好好談話,每次到後來總會發展成吵架。然而在兩人的每一次言語衝突當中,其實透露著母親的關心與包容,以及女兒的依戀與渴望被肯定。例如母親在吵架中仍然替Lady Bird挑選並改好舞會服裝,而Lady Bird失戀時也忍不住卸下平日的強勢武裝,哭倒在母親懷裡。

 

試衣間的那場母女對話相當精采,完全就是兩人關係拉扯的縮影;

「你真的喜歡我嗎?」

『我當然愛你啊!』

「但你喜歡我嗎?」

『我希望你變成最好的自己。

如果現在的我,就已經是最好的自己呢?」

 

當母親發現Lady Bird背著自己去申請學校,一反常態、一語不發地去洗碗;一向不滿母親碎唸的Lady Bird從來沒見過母親這副模樣,嚇到不停和母親道歉。母親無語的背影,散發著被女兒背叛的深切心碎;女兒心急的反應,呈現出失去母親關切的脆弱無助。我非常喜歡這段戲,從前一場全家和樂的戲轉場而來,情緒反差極大。

 

最後在機場,母親也依舊嘴硬不肯送機;但在Lady Bird離去後母親忍不住邊開車邊哭;最後回到機場,在先生懷裡痛哭。這段的安排其實有點老哏和煽情,但Laurie Metcalf演來實在動人不已。我也很喜歡父親這個角色,這對夫妻真的是極度互補啊。相較於親職教育中扮黑臉的母親,個性溫和的父親自然扮了白臉。父親被女兒的話語傷到時選擇隱忍在心,母親卻在與Lady Bird吵架時忍不住替父親打抱不平。父親罹患憂鬱症時,母親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然而當母親與Lady Bird冷戰時,父親負責在Lady Bird生日時遞上小蛋糕,十分精準地說出「你們倆都有一顆太好強的心」,並向Lady Bird保證母親一定會再跟她說話。

 

Lady Bird也在與其他角色的互動當中逐漸成長。她時常對哥哥與其女友Shelly口無遮攔,但他們在她需要時仍然毫無遲疑釋出善意;尤其是Shelly這個角色雖然戲份少卻十分關鍵,點出了母親寬厚的另一面。Lady Bird在初戀男友背叛時難過無比,但看到他在性向探索的道路上徬徨無依,她仍願給予最溫暖的擁抱。她面對超帥超有魅力的第二任男友(對不起超帥超有魅力是我擅自加的,Timothée Chalamet演起來和CMBYN的氣質完全不同,好厲害!)只敢附和對方的想法與價值觀;隨著她獻出了初夜,也同時失去了對初次性愛的美好想像。最後她在男友車上終於敢說出自己想去舞會的想法,並和冷戰多日的好友和好,在舞會上玩得盡興。

 

結尾Lady Bird如願來到紐約,卻在紐約的遭遇中發覺到自己心中對於故鄉的熱愛。她重拾父母賜予的名字,不刻意避免說出故鄉名稱,不介意別人對於自己握手的老習慣感到詫異,用「精選輯都是經典歌曲沒什麼不好」來反駁別人;甚至主動打電話回家給母親,在留言中藉由在故鄉開車的感受表達心意。母親寫的信件雖然略嫌直白煽情,但是母親從一句好話都說不出到願意坦然說出感受,真的很感人耶;而且也許嘴硬的母親就是要用寫信的方式,才有辦法好好表達情感吧。

 

其實不用等到紐約,觀眾早在許多跡象(例如每一次的母女互動,以及修女看了資料後的評語)中明白,Lady Bird對於故鄉、對於原生家庭、對於原本的名字、對於過去的一切其實充滿著感情。她只是需要一段過程來尋找自我,學著與過去和解而已。這種和解絕對無法勉強得來,不是外人隨便一句「你應該與過去和解」的輕率評論就可以達成;必須經歷相當的時間與機遇後,才有可能打從心底產生轉變。《Lady Bird》就是描述這樣的一段過程,很高興看了這麼動人的一部電影,希望它在週一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能有好成績。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6.
中學時期很流行寄聖誕卡,一開始是收到別人寄的卡片需要回寄,後來自己也會主動寄給別人。而且寄的張數一年比一年多,大概11月底就要開始買卡片、列名單、寫卡片,寄卡片,最高紀錄一年100多張;變成一年裡的重要活動。寄的對象最主要是國中同學和營隊朋友,當時沒有網路也沒有手機,一旦畢業或是營隊結束,一年一度的聖誕卡就成了和這些朋友的唯一連結。現在想想自己當時會這麼熱衷於寄聖誕卡,應該就因為維持這些連結對於當時的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吧。而且買卡片的過程也很開心(難得我有喜歡買東西的時刻),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卡片風格;也可以從別人寄來的卡片去揣想這個人的品味。多年後再把這些卡片翻出來看覺得很有趣,完全不記得這些人有跟我聊過這些事!但如果我看到當初我寄給別人的卡片,應該會感到很羞恥吧,「我居然寫過這種東西!」的感覺。

 

47.
高二時為了要班際合唱比賽,音樂老師把班上同學分成高中低音三部,遴選辦法是先選出能唱高音的同學,再找可以唱低音的同學;剩下高不成低不就(不要亂用成語)的同學就是中音部。我覺得自己的低音太弱,又很擔心被分到中音部,就像是被撿剩的感覺實在很差;還好後來遴選高音部時有勉強過關,鬆了一口氣。

當時音樂老師替我們選的歌曲名為《音樂頌》,歌詞是在講述音樂多美好,讓人忘卻世俗間的煩惱之類的內容。光看這些描述就覺得有點無聊,而這首歌也正如這些描述一樣不有趣,大家練習時也都有些無精打采。正式比賽我發現居然有一班唱《台北的天空》,我超愛這首歌耶,而且原來合唱比賽是可以選唱流行歌曲的嗎?那我們班為什麼要唱這麼無聊的曲目?真是羨慕死那個班級了。後來我們班沒得獎(想當然爾),那一班得了第三名,我更覺得一定都是曲目的問題,從此就一直很討厭那個音樂老師。

 

48.
中學時期進入青春期,開始在人中長出細細的鬍子。高中時期要求男學生必須刮鬍子,但當時有聽到一個說法,是如果常刮的話鬍子會變粗;因此我都不刮鬍子,只在鬍子變長的時候用剪刀剪短,而高中的第一年也都安然度過。然而到了高二,換了一個比較嚴格的教官K,檢查的時候說我鬍子怎麼沒有刮?這樣不行。於是我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進行人生第一次的刮鬍子經驗,不過還好家裡有電動刮鬍刀,所以刮起來一點都不困難。現在想想,鬍子粗不粗對我的人生一點影響也沒有啊,我究竟為什麼要因為這麼傳言而抗拒刮鬍子呢;真的有人會在意鬍子變粗嗎?


49.
高一時的教官在上軍訓課時常常都是在教室拿著課本上課,對學生而言就是一段很適合放空的時間。然而高二新來的教官K不只對鬍子嚴格,上課的內容也十分精實,有非常多在戶外操練的課程。一般的立定和行軍基本動作自然少不了,光是立正動作從眼神到腳尖的注意事項就多達一、二十項(教官能背得如此流利也真的很厲害),例如抬頭挺胸收下巴、雙眼直視前方、雙手自然落下、中指貼齊褲縫、縮小腹、臀部夾緊、膝蓋併攏、腳跟併攏、腳尖向外張開30度…還說如果立正站了一、兩分鐘還沒有流汗,就表示你的姿勢不夠正確。

我因為身高較高,而擔任我們那一排的排頭。排頭最容易被教官盯上,因此訓練全程都要保持神經緊繃,注意自己的動作正不正確。另外排頭也需要在行軍時喊口令,有時候還需要出列報告隊伍人數。有些排頭會因為聲音太小一直被教官責罵,要求再大聲一點!再大聲一點!這時候就很慶幸自己聲音的宏亮程度還可以,包括唱軍歌時也不用擔心被唸排頭還唱那麼小聲;而且我本來就很喜歡唱歌,所以唱軍歌大概是軍訓課裡面我最喜歡的部分吧。

 

50.
除了行軍外 ,教官K後來也開始教我們一些進階的課程;例如踢正步。儘我們走起來有點零零落落不整齊,但傳統印象裡只有閱兵典禮上的帥氣軍人才會踢正步啊!我們居然能有機會練習到,對我來說其實是很有趣的。更難得的是教官K也讓我們有機會練習持槍術,我還記得托槍有五步驟,從托槍到把槍放下有三步驟,要一邊答數一邊把分解動作做好。當時其實一直覺得教官K很嚴格,上軍訓課有些壓力;但由於自己不用當兵,因此那些鍛鍊項目對我而言已經是最接近軍事訓練的過程了,在我人生中是很寶貴的經驗。最重要的是軍事訓練這麼陽剛的東西,一向自認過於陰柔的我居然可以把踢正步、托槍這些感覺上很難的項目練到有點熟練,其實還滿有成就感的啊。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
高中歷史課曾經出給我們一項期末作業,是給我們一份名單,裡面有幾十個歷史人物,要我們挑選其中一人,寫一份報告來介紹他。我當時滿腹熱誠,想說即使是第三類組也不能敷衍對待歷史課啊;如果挑拿破崙或達文西這種大家都熟知的人來寫,未免也太沒有挑戰性了!於是我就挑了整份名單裡我最不熟的名字—沙特,興致勃勃地到圖書館裡找資料。結果找到了一、兩本和沙特有關的書,都是在講存在主義…嗄?到底在寫什麼?明明全部都是中文字,但我努力看了半天,還是完全看不懂什麼叫存在主義。大受挫折的我只好放棄沙特,改選其他比較好寫的名人,內心深切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

 

42.
很多友情的產生往往沒什麼特別原因,譬如我就完全不記得高中時期為什麼會和班上體重最重(超過120公斤)的H同學變成很要好的朋友;我只記得每次有人問,我都會宣稱是因為站在他身邊可以顯得我比較瘦啊。H同學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體重,而是他驚人的記憶力;有一次他站在校門口的公共電話前面,正打算打電話回家,忽然轉頭問我:「欵,我家電話幾號?」我沒好氣地回他我哪知道,究竟是你家還是我家啊?還有一次我在家裡接到他的電話,他一聽到我的聲音就說:「欵,我明明是要打回家,怎麼會打給你?」這種情況下真的不知道要回應什麼耶,我真的交了一些很奇特的朋友呢。

 

43.
高中時期會舉辦多種班際比賽,包含軍歌、合唱以及各種體育競賽。其中我們班的表現以拔河最為突出,原因是班上同學的平均體重傲視群倫,除了超過120公斤的H同學外,也有好幾個100公斤上下的同學;在男生體型多半精瘦的高中時期十分少見。因此即使高中是我人生唯一體重超過80公斤的巔峰期,也不見得能排進先發陣容。當時班上的拔河隊長有參加拔河校隊,會教我們一些專業拔河技巧;不過每次比賽我們班幾乎光靠體重就佔盡優勢,還時常因為繩子往後速度過快導致大家跌坐在地。

我們輕鬆獲得高一總冠軍後,便要和高二總冠軍進行總決賽,前兩盤雙方各獲一勝,進入決勝第三盤,需要重新猜拳選場地。當時的比賽場地有一點坡度,下坡端明顯較有利;猜拳結果對方贏了,想當然爾選了下坡端。決勝盤的戰況異常激烈,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時間到了才因為繩子中點比較靠近對方而判定對方勝利。拔完之後我頓時覺得兩隻手臂輕飄飄的,好像隨時會浮到空中一樣。後來得知我們如果獲勝,便是幾十年來破天荒首次高一拔贏高二的紀錄。我們常取笑隊長說都是輸在你猜拳猜輸,但其實我們班年紀較輕,站在上坡端還可以和對方僵持到最後,在我心裡其實一直都認定我們班才是真正的冠軍。

 

44.
高中時期男生班很流行「阿魯巴」的遊戲,就是眾人把某個人抬起,強迫他雙腿撐開,用他的跨下去撞擊或磨蹭窗框、門把、樹幹、或其他人的身體;藉此獲得捉弄同學的快感。現在想想阿魯巴會這麼受歡迎,應該是因為阿魯巴有種剝奪別人的性自主權及身體自主權,藉此嘲弄對方的陽剛氣質;在那個對性充滿好奇的年紀而言特別有趣吧。

我就是班上的阿魯巴常客,尤其高一的時候阿魯巴風氣特別盛行,幾乎每次段考完就會被阿一次,另外平時也會零星被阿。我當時並不覺得生氣或有被羞辱到,甚至會因為自己是別人願意玩鬧的對象而暗自開心;事實上真正被討厭的同學也根本不會有人去阿他。被阿時我會配合地裝出可憐兮兮的樣子,然後大家覺得很好玩,下次就會繼續下去。如果看到有帥哥當阿別人的那根柱子,或是帥哥被「互阿」,我還會心生羨慕,想說怎麼不是我。後來有別校學生被阿到受傷鬧上新聞,學校嚴正宣布禁止阿魯巴,這個文化才無疾而終。

 

45.
升上高二之後,班上有一半的同學轉到其他類組的班級,另外也有一半的同學從其他類組轉進來。我們在認識新朋友之餘,和那些轉出去的同學畢竟也愉快地相處了一年,應該還是好朋友吧。可惜事情不像憨人所想得那麼簡單,這種事的個人差異真的很大;有些同學疏遠的速度真的比翻書還快,走在路上跟他打招呼時還會一臉「為什麼要打招呼?」的表情,不禁讓人懷疑過去那些相談甚歡的相處感受全都是錯覺嗎?還是只因為同在一個班上所以才裝出來的友善罷了。再加上那時候在社團裡也碰到類似的感受,人生開始感受到友情有時候還滿脆弱不堪的。但這或許也不是壞事,因為更可以對比出哪些人是真正把你當朋友,更懂得去珍惜那即使不同班了,每次遇到都還是友善熱情一如既往的朋友們。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全篇無雷

#廢文慎入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這部戲許多畫面都拍得很壯觀或是很寫實,不過劇情很少(尤其是前半部);需要專心才能進入狀態,好好領略它的美。偏偏我看這部戲時超不專心,也許我去電影院的話會好一點吧(而且要看IMAX?)。這真的不能怪我,畢竟我30歲後就生了一種叫做「只要在電腦前看電影就會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的病,所以一切都是疾病的錯不是我的錯,要怪就怪疾病好嗎。

#我沒有慧根

#看電影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來打心得了

#看我有多不專心

#我對戰爭片真的不太有愛

#不過趁機上網補足相關歷史背景算是意外收穫

#男主角有點帥

#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剩兩部沒看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大家站著

 

 

#沉默的羔羊

#TheSilenceoftheLambs

#防雷線以下有雷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看完之後就能理解驚悚片為什麼能拿下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五項奧斯卡大獎,整部片的氣氛實在營造得太棒了。Anthony Hopkins的氣勢超級猛,難怪光憑這樣的戲份就可以拿到奧斯卡影帝。Jodie Foster好年輕!但戲份最多的她無論是和Anthony的對手戲或是表現驚恐的時候都表現得很棒。而且導演很喜歡用各種近鏡頭拍演員表情的特寫,真的很考驗演員的功力!

 

防雷線就是我,我就是防雷線。

 

漢尼拔是個食人魔罪犯,殺人不但不眨眼,甚至心跳連一拍都不會加快。此外他也是個心理醫生,可以輕易利用對話影響他人的情緒。Anthony Hopkins把這個角色表現得太厲害,從第一秒出現就氣勢十足,只要他一出現就讓觀眾不寒而慄,繃緊神經等著會出什麼事。

 

小時候看了「大地的女兒」就很喜歡Jodie Foster,她在戲裡和漢尼拔的每段對話都壓迫感十足,兩人不斷攻防、轉換話題又拉回話題;Jodie Foster把情緒被勾起又要維持專業、維持鎮定的感覺詮釋得很到味。另外戲裡也碰觸了好幾次Jodie Foster被男性包圍、或是不被男性信任的性別議題。

 

導演也很猛,好幾個場景的拍攝方式都讓觀眾更能入戲,包括女主角走向牢房底端的椅子、男女主角隔著玻璃的對話、漢尼拔逃脫那一整段(這應該可以列入驚悚片教科書了吧)。另外好幾個驚悚橋段也都好有感覺,包括人皮面具、人皮衣服、從電梯天花板滴下來的血、夜視鏡視角…在當時應該都是創舉吧!

 

整部戲的邏輯其實不算太出色,例如漢尼拔一直挖出女主角童年的痛苦回憶,原本一直以為會和事件真相有關,或漢尼拔會藉此引導女主角的思想來幫助自己逃獄;但結果好像只是讓女主角精神脆弱,順便告訴觀眾為什麼女主角如此執著於救人而已。另外我原本也預期漢尼拔會利用心理醫師的專業來有條有理地幫助推理犯人想法,但他能提供的線索似乎都只是因為他原本就認識犯人而已。但是因為整部戲的氣氛營造得很成功,在觀影過程中其實沒有太出戲就是了。

 

FBI準備攻堅那一幕,我就和身邊的家母說犯人一定不在裡面,果然如此,這種手法後來很多電影都用過,但在當年應該很創新?另外我一直期待女主角的長官最後變成大反派,結果等到最後居然沒有,毫無反應就只是個無趣的長官!(想太多)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大家站著

 

 

#霓裳魅影

#PhantomThread

#防雷線以下有雷

#覺得寂寞就去看電影吧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描述了一段病態卻又莫名和諧的關係;果然難搞的人就需要厲害的人才能鎮得住啊。

防雷線就是我,我就是防雷線。

男主角Reynolds是個帥氣、才華洋溢、擅於撩妹、易感、情緒化、挑剔生活細節、不婚主義的華服設計師;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因為他的才華而接近他,卻又受不了他的極度自我中心而離去。Reynolds是個十足的「靠姊族」,不只工作室的經營事宜全仰賴姊姊Cyril打理,甚至連伴侶關係的結束都要依靠姊姊來處理。

 

Cyril應該是唯一最了解他、能和他長期親密相處、甚至可以吵架吵到Reynolds不敢回嘴的人;從Reynolds說出「Cyril說的永遠是對的,因為對的就是對的。」就可以看出他對姊姊多麼依賴與信任。這對姊弟長期在生活上形成一種十分緊密的平衡關係,即使Reynolds有了女伴也無法打破、甚至介入這種令人窒息的平衡;直到Alma的出現。

 

回想起來Alma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大概也只有她這種人才有辦法治住難搞的Reynolds吧。她和其他女伴一樣為Reynolds的才情所傾倒,眼神永遠離不開他;但也同樣難以忍受關係裡的一切都要照著Reynolds的生活步調走。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企圖矯正這種極度不平衡的伴侶關係。剛開始自然挫折連連,一般人大概會就此放棄;但Alma不願放棄,不惜得罪Cyril也要硬搞出一個驚喜晚餐。外表冷漠嚴厲的Cyril應該沒想到居然有Reynolds的女伴敢這樣對待她,但也似乎讓她對Alma改觀,甚至私下對Reynolds說自己很喜歡Alma;從這點也可以看出Alma的不平凡。

 

可以想見,Reynolds對於驚喜晚餐一點都不感驚喜,對於生活步調被打亂只覺惱怒,甚至在爭執當中要Alma不如離開。從隔天早餐與Cyril的對話可以得知Reynolds的發言只是出於盛怒,並非真心想要Alma離開;然而一向高姿態的他當然也不可能拉下臉向Alma道歉。

 

不屈不撓的Alma居然使出大絕-下毒。這招超級無敵成功,讓Reynolds身體虛弱之餘無法再掌控生活步調,只能接受自己的照顧;透過與Cyril和年輕醫生的互動,從Cyril手中取得打理Reynolds生活的掌控權;Reynolds就此被引發出柔軟而需要人的一面,進而向Alma求婚;Alma還故意賣關子,讓Reynolds心急地連問三次「Will You Marry Me」後才點頭答應。原本幾乎完全是主從關係的兩人,在此事件之後,關係當中的主導權就此微妙地轉變。

 

不過婚姻並不會讓兩人之間的衝突與差異消失,從跨年事件可以看出兩人的生活步調與喜好依舊天差地遠。最後Alma再度使出大絕,沒想到Reynolds意味深長地看著她,彷彿一切早已瞭然於心。Alma毫不介意,直接講出自己要藉由搞壞Reynolds身體搶回關係主導權的意圖;Reynolds則說出「在我再度生病之前,想再吻你一次。」的經典病態撩妹發言。究竟為何Reynolds會干願被下毒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見的是過去從沒女伴能像Alma這樣,在他的生活中引發如此大的波瀾,強勢且成功地改變他的生活模式,甚至引出他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內心某一面。我無法不想到那句「惡馬自有惡人騎」,雖然其實無關善惡,也許他就是需要Alma這樣的對象來相愛相殺吧。

 

服裝和畫面的華美不在話下,三位主要演員都演得好極了,Daniel Day-Lewis和Lesley Manville能入圍奧斯卡不意外;但對手實在很強,要突圍還需要一點運氣。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