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06 Sun 2020 13:56
  • 怪胎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室內和特寫

 

#怪胎 #林柏宏 #謝欣穎
#有大方向雷

 

怪胎

 

兩個被外界視為「不正常」的人可以相互理解,相遇相戀,但其中一人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變得「正常」,會發生什麼事?我喜歡這部電影的設定,前半部節奏掌握得很好,畫面色彩更是一大特色。後半段的節奏和劇情比較悶,不過愛情變調的氛圍讓人很有感覺;我們都曾渴望伴侶關係永遠不變,然而任何關係都持續在變動,要如何因應變動才是伴侶關係能不能走下去的關鍵。結尾調性的確有點突兀,不過我並沒有那麼討厭,收尾過程中還是會讓我思考,如果我在伴侶關係中碰到類似的狀況,會怎麼處理或選擇?

 

我另外稍微覺得奇怪的是角色的疾病設定,特定描寫病情的橋段就表現得很嚴重,但有些時候角色的行為似乎又不像嚴重病患。我對OCD稱不上太熟,所以原本想說病情大概就是因人而異,病情應該也會有波動現象吧;不過看網路上有些OCD病人也有類似感覺,不知道這部戲有沒有找專業醫學人士或病友諮詢?

 

林柏宏帥氣可愛身材又好沒話說,謝欣穎口條好好聽喔。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一向不愛回顧自己舊作的陳珊妮,居然要開一場演唱會來回顧自己舊作,而且歌迷還可以帶2005年以前的專輯去給她簽名;這對於從她第一張專輯就開始關注的歌迷而言實在太難得了。原本台北場在8/29和熱線感恩會撞期無法參加,還好有加場以及同事幫忙搶票,真的很幸運。

 

整場演唱會只有珊妮的歌聲和吉他手Eric手上的一把吉他,在編曲上肯定下過極大的功夫,有些歌保留原版風貌(但原版編曲明明不是吉他,這點很厲害),有些歌則賦予新風情,整場都非常令人享受。

 

電車上的情侶

這首歌是珊妮在香港搭電車時寫的歌,自從之前聽過歌曲由來之後就愛上了這首歌,以及電車上那一對保持僵硬姿勢只為了把深情留住一陣子的情侶。

 

咖啡因

很喜歡副歌裡的那一堆「噫~」

 

我從來不是幽默的女生

珊妮說她不是那種會溫暖安慰朋友的人,都會冷靜地講出現實面打擊對方,但也不忘具體提出解決措施;我是覺得兩種朋友都很重要啦。珊妮介紹這首歌時的情緒轉折實在太可愛:「我一直擔心這首歌會唱不好」「後來想想我怎麼可能唱不好!」「但還是有可能唱不好啦⋯」

 

愛情

由情詩組成的歌曲。珊妮說她很喜歡詩,她的歌迷好像也是很喜歡詩,或是裝作喜歡詩。我倒覺得詩始終是種美麗卻神秘難懂的文體,不過愛情也是這樣吧。(偏不說像極了愛情)

 

夏雪

珊妮回憶起當年在友善的狗石牆錄音室,和吉他手黃中岳Live錄音的美好往事。以前在專輯裡沒有特別喜愛這首,但今天卻聽得好享受,木吉他太好聽了。

 

情歌

珊妮說討厭唱這首歌的兩個原因,一是搭配的電影《失戀33天》總是搞哭很多人,二是當初選的Key被彈鋼琴的黃韻玲一直念都是黑鍵很難彈。但這首真的好動人,讓人忍不住閉上眼睛享受。

 

破碎的你

珊妮說非常尊敬那些經歷過破碎,卻能從中擺脫並活出自我的人。這首歌就是送給那些人,同時也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套在別人身上,畢竟每個人過去的經歷大不相同,有些人生長在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卻把過年回家視為最大的折磨。(許多同志朋友肯定相當有感!)

 

沒用的傘

從未進錄音室錄製,只有在現場Live有機會聽到的神秘曲目(好啦其實YouTube也找得到);情緒很重的一首歌。(但不是本日最重)

 

幻覺

聽到歌名我忍不住低呼,是我的大愛歌!這首歌裡藏了太多我的異男忘情結,每張異男忘(甚至同男忘)的臉孔一一閃過眼前。有點慶幸一把木吉他無法完全呈現錄音室版本的迷幻氛圍,不然我可能會在現場聽到哭出來(?)

 

野火

珊妮特別提及錄音室版特別設計的超級大鼓。現場吉他手Eric居然能用一把吉他營造出原版的那種異國情調,實在太厲害了。

 

天冷怕黑

我相信這首歌珊妮有太多話想講但又講不完,因此就寫在背景影片以及歌聲當中。當年珊妮和女權重要推手彭婉如在同樣的時間地點分別搭上計程車,卻通往截然不同的命運。彭婉如的過世催生了數項重要性侵害防治及性別教育的法案,對於女性權益甚至同志權益都有深遠的影響。如同珊妮說的,女權運動和同志運動一路走來都真的不容易,也謝謝珊妮提到熱線。

 

茫然

是我的珊妮初體驗!當初在廣播聽到這麼怪的歌曲,和所有同期的華語流行歌都不一樣,從此就對這個名字留下深刻印象。聽過這麼多次,這次才發現副歌一直反覆提到索索耶!(沒有人在意)

 

四季

歌迷票選曲目,找一雙鞋居然差一票!珊妮說還好是四季,因為現在根本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和心情來唱找一雙鞋;但我比較想聽找一雙鞋啊!(扭)四季當然也很好聽,但就比較理所當然,而且我其實最有情感的是許茹芸的版本(畢竟是先聽到),找一雙鞋才更有當年珊妮的不可取代性啊!(再扭)

 

抽煙

工作人員點播曲目,感謝工作人員搶救出這麼一首好歌,副歌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在口罩下一直合音!

 

小鳥探戈

拜金小姐時期的歌我多半不太熟,這首是我少數熟悉且喜歡的歌,據說是向奧地利歌手Falco的魅力曲風致敬的歌曲。演唱會上的版本完全不輸錄音室版,濃厚的拉丁吉他伴奏加上逗趣的背景影片,太可愛了!

 

肥胖者的悲哀

不敢置信居然會有這首!放在專輯裡超級不顯眼的位置,但這首歌當年同時承載了我的身體焦慮及異男忘心情,我一整年的PTT簽名檔都是放這首歌的歌詞,這首對我個人來說絕對是演唱會的最大驚喜曲目!

 

一個只有屁股的人

珊妮對於當年的媒體有許多意見,因此寫了這首歌給當年的媒體業。唱完後陳珊妮介紹了本日最辛苦也最令人佩服的吉他手Eric,並且警告大家不要喊安可,畢竟待會還要幫歌迷簽名,據說8/29簽到12點。

 

乘噴射機離去

珊妮特別澄清她絕對沒有用提詞機,畢竟這首歌的歌詞根本就是夏宇的詩,以歌詞的長度而且實在長得太不合理了。不得不說珊妮背歌詞的能力真的很強,時而唸詞時而吟唱,搭配吉他聲和背景影片製造出一種強烈的迷幻感,是非常深刻的一段表演。

 

等你進來(清唱)

由於珊妮事先警告不要喊安可,加上待會還要排隊簽名,因此唱完乘噴射機離去後,觀眾便蜂湧往出口移動。沒想到幾分鐘後珊妮又在台上清唱了一段,這首當初在專輯裡就是隱藏曲目,無預警安排在結尾出現也算是一種巧思吧。我在出口聽完後立刻衝出去排隊,這次帶了兩張古老的專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和《我從來不是幽默的女生》,前者還特別請珊妮簽在我最愛的歌曲「海邊」那一頁。

 

這場演唱會很難列出遺珠,畢竟珊妮的非主打歌都各有特色;當然沒聽到「海邊」、「找一雙鞋」、「不夠放肆」都有點可惜,但能夠現場聽到「幻覺」、「茫然」、「肥胖者的悲哀」我已經相當滿足了。謝謝珊妮,雖然你的人和你的歌都曾經被歸類為「怪怪的」,但正是因為這些「怪怪的」人事物,才撐開了我們的生命空間,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可能性。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31 Mon 2020 21:59
  • MIU404

 

#MIU404
#全篇無雷

 

 

MIU404

 

今年還沒有認真追過日劇,衝著野木亞紀子的招牌,以及星野源和綾野剛這對《產科醫鴻鳥》的黃金搭檔,這部是必定要追的。野木亞紀子的劇本依然精采又細膩,每集的爆點及翻轉相當用心,輕鬆、嚴肅、感人、緊湊的節奏都切換得宜,性別、交通惡習、成癮性藥物、少年犯罪、網路霸凌、移工、網紅文化等議題代入地自然又深刻,且一集比一集漸入佳境,非常打動人心。角色設定精采,透過兩位性格男演員的詮釋更是迷人,搭檔起來火花四射,帥氣、搞笑、鬥嘴、賣萌、默契、爭執、熱血都非常有感;配角們也都相當討喜,甚至還有《Unnatural》角色的驚喜客串。後半段進入高潮主線,反派的設定也相當有魅力;非常期待最後一集如何打敗最終對手!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壁花男孩
#ThePerksOfBeingAWallflower
#全篇無雷

 

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劇情單純但感染力非常強的一部電影。很喜歡主角三人組相處起來的感覺,Patrick與Sam這兩個角色都好討喜又好令人心疼。片中無論是友情、愛情、成長的部分都處理得極其動人,校園邊緣、暗戀、分手、告白、愛不對人、性向、變裝、精神疾病等議題都自然融入劇情當中;電影明明不長,但納入這麼多元素卻絲毫不顯混亂或做作,看完後甚至彷彿跟著主角一同了經歷探索自我、尋求連結、面對過去、放眼未來的歷程。電影結尾10分鐘太好哭了,看完的後勁很強,這部絕對會列入我的私心愛片名單當中。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夜晚

#壁花男孩
#ThePerksOfBeingAWallflower
#全篇無雷

 

 

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劇情單純但感染力非常強的一部電影。很喜歡主角三人組相處起來的感覺,Patrick與Sam這兩個角色都好討喜又好令人心疼。片中無論是友情、愛情、成長的部分都處理得極其動人,校園邊緣、暗戀、分手、告白、愛不對人、性向、變裝、精神疾病等議題都自然融入劇情當中;電影明明不長,但納入這麼多元素卻絲毫不顯混亂或做作,看完後甚至彷彿跟著主角一同了經歷探索自我、尋求連結、面對過去、放眼未來的歷程。電影結尾10分鐘太好哭了,看完的後勁很強,這部絕對會列入我的私心愛片名單當中。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夜晚和戶外

 

 

#美國心玫瑰情
#AmericanBeauty
#防雷線下有雷

 

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

 

中文片名多年來一直讓我以為這部是浪漫愛情電影故事,看了電影開頭以為是親子關係的溫馨喜劇。結果劇情的推展令人驚豔無比,看完之後餘韻無窮,拿下多項奧斯卡大獎實至名歸。這部最成功的地方在於故事情節清楚,但想要傳達的訊息卻沒有說死,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面向。我超愛某個隨風飛舞的畫面,怎麼可以把如此平凡的事物拍得美不勝收,以後遇到類似的場景我肯定會捨不得移開視線。

 

====================================
我是防雷線,被中文片名誤導了好多年啊~
====================================

 

電影開頭我還在擔心後面會不會有假掰的的親子和解劇碼,結果劇情便開始超展開。軟爛的中年男子迷戀女兒的同學,維持完美形象的中年女子與偶像偷情,進過精神病院的男學生偷拍對街女學生,看似不良的少女與偷拍者相知相惜;對性騷擾習以為常的女學生其實缺乏自信、害怕平凡,崇拜納粹的反同退役軍人實則是個深櫃同志。

 

整部戲並未發展成嘻鬧劇,平穩緩慢的運鏡與富藝術感的畫面反而營造出一種優雅的氛圍。每個角色在正常外表底下都是怪胎,但在這樣的電影調性中,怪胎反而成為常態;一如開頭便預告之死亡真正發生時並不可怕,惋惜之餘反而有它獨特的美感與力道。

 

許多網路文章皆表示這部電影是在批判中產階級或是美國夢,但扣除這些隱藏的意涵,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便已讓人愛不釋手。Kevin Spacey演得太出色,足堪與塑膠袋並列本片最佳演出;可惜奧斯卡沒有任何獎項可以頒給塑膠袋,真是太遺憾了。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大家站著、海洋、海灘、天空、水、戶外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Life線上の僕ら
#Life線上的我們
#全篇無雷

 

 

Life線上的我們(Life線上の僕ら)

  

很喜歡這部BL漫畫改編的日劇。劇情淺白且一路扣合主題,節奏順暢清爽,只有四集的長度、每集半小時的長度,看完毫無負擔。情感直接且深刻,演員外型佳,表現也恰如其份。以年齡為區分的段落相當分明,各段想傳達的訊息簡單而清晰;片尾彩蛋對於台灣觀眾而言算是驚喜吧。

 

我很少看完改編戲劇後再去追原作,感謝朋友熱情出借原作漫畫,讓我有機會比對戲劇和漫畫的差別。很高興看完日劇版再來看漫畫,二者各有優點。漫畫有戲劇無法傳達的獨特節奏和細膩情感,後面還多了一段情節是日劇版沒有的。我特別喜歡作者在封面裡所寫的「有種彷彿開啟了17歲埋下的時空膠囊之感」,說得真是貼切!

 

至於日劇版的演員氣質和原作角色不太一樣,不過可能因為我是先看日劇,所以不覺得違和;覺得能夠根據演員氣質來調整角色,但又不失原作精神,大部分的劇情還是忠於原作,已經是很棒的改編了。唯一的遺憾是尺度完全不能比啊,雖然電視劇不可能和漫畫相比,但如果能再多一點就更好了。(貪心)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

 

#教父3
#GodfatherPartIII
#防雷線下有雷

 

教父3(Godfather Part III)

 

還是追完了教父系列的最後一部。可能因為有朋友幫打預防針,我覺得《教父3》其實不算太差。沿襲前兩部的特色,第三部依然有充滿歡笑與樂聲的義大利派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槍殺或爆炸、暗潮洶湧的爭奪算計、相愛相殺的家族關係;舊有角色的變化肯定也讓看過前兩部的觀眾有所感慨。

 

至於評價不高的原因,網路文章大多歸咎於前兩部的成就太高因而相形失色、遲暮之年的故事氛圍過於沉悶、以及導演女兒演技太糟。此外還有一點讓我感到落差的,就是第三部把很多事情說得太明白了,不像前兩部裡有很多台詞以外的故事細節與角色想法,需要留意畫面的言外之音才能明白;因此少了一點餘韻。

 

====================================
我是防雷線,教父系列完食~
====================================

 

延續第二部的劇情,麥可依然竭盡所能幫助柯里昂家族洗白。然而多年累積的黑幫身分與行事作風要完全擺脫談何容易,需要鉅額買通教廷以提升形象,與其他非法組織瓜分利益以換取自由身,還要承受未得利益者的攻擊。

 

家族關係在本系列裡向來多所著墨,在第三部當中也成了麥可的煩惱根源。兒子安東尼對他的黑幫行徑心存陰影,決心追尋自己的音樂夢。侄子文森完全遺傳了父親桑尼的衝勁及火爆性格,與麥可的守法作風大相逕庭。更糟的是女兒瑪麗竟然跟文森勾搭上,除了近親相戀的問題,麥可肯定更擔心女兒置於險境當中,如同他的首任妻子一般。

 

麥可無疑是重視家人的。他與妹妹及前妻和解,出席歌劇演出力挺兒子,將侄子帶在身邊培養,並對哥哥的死感到歉疚。只是他無法像父親一樣,兼顧家族事業及家庭成員,徒留許多遺憾;片中不時可以感受到他的衰老與疲倦。自一代教父過世後,柯里昂家族的成員下場普遍不是太好,相較之下完全脫離黑幫勢力的凱和安東尼則倖免於難;或許也是一種隱喻吧。

 

事先聽聞飾演瑪麗的演員演技飽受抨擊,觀看時忍不住多留意了一些。她算是漂亮的女生,但許多表情的確相當怪異,和角色當下的情緒並不搭;看得出來導演已經儘量避開許多需要演技的部分,但感覺得出她並不清楚什麼樣的表情,在鏡頭上呈現出來的樣貌是怎麼樣。其實覺得有點可惜,如果依照原訂計畫由薇諾娜瑞德出演,這個角色應該會很搶眼才對。

 

最後我覺得第三部有點可惜的地方,就是片中的心機算計以及麥可年老後的懊悔都有點「講太白」了,少了一點讓觀眾咀嚼品味的空間。我猜這可能與電影上映的年份有關,第三部和前兩部相隔了十多年,隨著社會現代化,觀眾也愈來愈偏好節奏快、劇情交代清楚的電影。不過這部還是有些經典橋段值得回味,只要不抱太高期待,還是可以看一下這個曠世系列是如何收尾的。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7 個人、大家站著和套裝

 

#大賣空
#TheBigShort
#防雷線下有雷

 

大賣空(The Big Short)

 

很難想像和金融有關的電影會讓我看得津津有味。賣空、次貸、信用違約交換、合成CDO等概念對我這種外行人而言全都抽象至極,而本片並不試圖變成教學影片,卻可以在劇情中讓觀眾了解個六、七分,從而理解當年金融風暴的大致輪廓;劇情精采,節奏緊湊,三條戲劇線交錯卻不難懂。加上角色不時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對話,甚至邀請Margot Robbie、Selena Gomez等名人以本尊身分演出,都增加了電影的娛樂性,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

 

====================================
我是防雷線,這部出乎預期地好看耶~
====================================

 

主角們原本可能只是看準機會想從中牟利,卻挖掘出了撼動全球的金融大醜聞。原本應該讓人安心居住的房屋,在銀行與金融單位的包裝下,變成了獲取利益用的商品。更糟的是為了獲益更多,銀行把好商品和壞商品摻在一起,當作好商品售出;信評機構更與銀行勾結,給出不實評價,即使房貸違約率大幅升高也不調降評價。在這樣的商商勾結(?)下,受害的自然是一無所知的投資者了。

 

我最喜歡這部片的一點,在於劇情看到後半才發現,即使主角獲勝了也不值得高興。如同片中台詞,如果他們賭對了,代表的是整個美國經濟崩盤,全球經濟也蒙受巨大打擊。於是主角的輸贏原本是片子前半的重點,到了後半忽然變得無關緊要了;那種觀影時的心境轉折實在太深刻,導演居功蹶偉。

 

片尾再度發揮本片獨特的幽默感,對於金融風暴歷史不熟的人真的會信以為真,以為真有如此理想的結構性改變;結果一切全是玩笑。不得不說這個回馬槍真賤,但是賤得太有趣也太有理,公平正義難以彰顯才是我們所熟知的人類世界啊。

 

#然後我完全沒認出來那是布萊德彼特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大家坐著、小孩和室內

 

#社群網戰
#TheSocialNetwork
#應該沒有嚴重雷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身為臉書的重度使用者,對於臉書的源起、發展經過以及官司糾紛等資訊感到興趣。本片便抓住觀眾的這種心態,描述臉書的崛起經過;節奏緊湊,劇情精采,角色塑造鮮明,演員表現整齊,也有滿足到觀眾的嗜血好奇心。

 

不過有些不算嚴重卻又難以忽略的問題,在觀影過程中一直有些干擾。首先是兩條時間軸的切換過於頻繁,通常這種切換是讓人好奇過往的事件如何造成未來的結果,但這部並沒有給我這種感覺,看到後來只覺得一直切換好令人疲勞。

 

其次是角色的塑造雖然鮮明,但有些過頭。主角Zuckerberg就是思路敏捷、才華過人、但不擅交際的怪胎,Eduardo就是從頭衰到尾的無辜受害者,雙胞胎兄弟就是對現實世界毫無理解能力的精英階級,Sean Parker則是具商業頭腦但油腔滑調的人。角色性格的塑造當然有助於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太過極端而單一的角色刻劃反而會失去真實感,很難想像他們是真實世界裡會出現的人。

 

最後一點是主角的描寫,劇中想要呈現他雖然和夥伴分道揚鑣,但其實並非惡意背叛。不想把他直接劃分成善人或惡人這點值得稱許,但可能是因為本片並未與Zuckerberg本人合作,片中只看到事件一一發生,卻完全看不出(也無從推測)主角做這些決策的原因,看完有點船過水無痕的感覺,有點可惜。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婚禮

#教父2
#GodfatherPartII
#防雷線下有大方向雷

 

教父2(Godfather Part II)

 

劇情比起第一部更為豐富,雙線敘事且彼此對照的手法在當時應該也算是創舉。我用零碎的時間觀看,所以有些新角色之間的關係沒有看得很懂,需要之後靠網路文章補齊劇情;也許該找個時間從頭看一次。但我還是相當喜歡這部電影,兩段故事單獨來看都很好看,交錯對照起來又是另一番滋味;兩代主角面對相似處境時,由於處事作風的不同,導致故事走向大不相同。從第一集累積的人物情感及事件能量,到了第二集後半一一迸發;最後10分鐘的片段真的令人感嘆不已。

 

====================================
我是防雷線,第二部很好看啊~
====================================

 

初代教父維多的故事比較單純,從小歷經家變、逃難,逐漸展現出色的交際手腕,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並成功替父母報仇。他從年輕時就擅於恩威並施,解決事情的同時也收服了人心,成為一代教父並不意外。(雖然他如何說服范倫奇少繳保護費那段我後來看網路文章才看懂)

 

二代教父麥可的果斷魄力頗有乃父之風,但安撫人心的能力明顯不及父親;而組織內部及家族內部的人際失和便成了他最大的致命傷。雖然順利渡過了聽證會的危機,但家庭成員一一離開他的身邊。當然這不只和他的個性與處事風格有關,也和大時代的演變有關;包含紐約黑幫勢力的結構消長、美國自由主義興起對於女性自覺與黑幫份子如何看待組織的影響等。對照另一條主線裡初代教父家庭生活的圓滿,麥可獨身一人的畫面令人唏噓。


最後10分鐘的回憶場景中,火爆大哥桑尼還活著,妹妹康妮才剛認識卡洛,二哥弗雷多則是最挺他的家族成員。之後所有人去迎接進門的父親,獨留麥可一人待在餐桌上;這個結尾安排實在是太神了啊。據說第三集評價明顯不及前兩部,我是否應該停在這裡就好,維持我對於教父系列的完美印象?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越雲.jpg

 

阿潘在我心目中一直佔有特殊的地位。我人生第一場聽的售票演唱會就是她2005年的個人演唱會,那也是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想要去做些什麼;在此之前我不曾一個人去旅行、看電影、或是聽演唱會。15年來她也是我聽過最多次現場演唱的歌手。

 

她的聲音表情豐富,情感濃郁,音域和歌路同樣寬廣,高低音皆有特色,歌壇形象始終鮮明。她經歷了台灣流行樂壇一整個全盛時期,留下無數好歌,創造了輝煌的成績;這不只是她的運氣,更是所有聽眾的福氣。

 

有幾年她一度沒有能夠抓住我耳朵的新作品,直到2019年底的台語新專輯《鏡》製作優良且富有新意,再度讓人找回感動。2020年她拿到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學位,這次更舉辦了久違的大型個人演唱會;身為忠實歌迷,非常高興看到出道將近40年,已年過耳順的阿潘依然活躍。

 

(開場影片)
愛的箴言
無言的歌
癡癡的等

 

演唱會因應疫情採實名制,現場驗證健康聲明書,因而延遲開始。在葉佳修、南方二重唱,齊豫、李宗盛等好友錄製的影片播畢後,阿潘默默走到舞台中央的鋼琴前坐下,自彈自唱「愛的箴言」作為開場,唱得動人且誠意十足;我也喜歡「無言的歌」的澎湃編曲與「癡癡的等」的感性口白。這三首歌都是羅大佑的經典創作,我彷彿又回到15年前初次聽阿潘演唱會的感動。

 

(談話時間)
天天天藍
幾度夕陽紅
相思已是不曾閒
浮生千山路

 

此段以阿潘女兒2歲時唱「天天天藍」的影片開場,非常可愛。這首歌的前奏一下就令人起雞皮疙瘩,陳志遠的弦樂+鋼琴編曲實在太美了,百聽不厭。阿潘第一句的聲音有點不穩,但無損這段帶來的感動。接下來的幾首都是阿潘擅長的古典風,尤其「相思已是不曾閒」,阿潘唱得百轉千折,聽了十分享受。

 

好久不見
(樂手介紹+影片)
美麗的寂寞
照鏡

 

演唱會至此都讓我覺得應該是以經典歌曲為主,而且編曲不會有太大改變。結果接下來的「好久不見」編曲大改成熱鬧的森巴曲風,整個歌的味道完全不同,相當驚喜。介紹完樂手後阿潘下場,播放吳楚楚、小蟲及李壽全三位朋友的祝福影片。吳楚楚分享的故事太有趣了,原來當年滾石唱片成立時,找阿潘上台北試唱的是王海玲「忘了我是誰」和蔡琴「恰似你的溫柔」,一個高音一個低音,正好讓阿潘發揮她的寬廣音域。

 

驚喜延續下去,阿潘的演唱會不再只能唱舊歌,如今有新歌可以唱了!接兩來兩首新歌都來自去年底的《鏡》專輯,「美麗的寂寞」是帶著拉丁情調的阿潘自創曲 ;「照鏡」則來自武雄和游鴻明的黃金組合,歌詞寫得真好。事實上專輯裡的好歌遠不只這兩首,包括亂彈阿翔寫的「較愛明仔載」和CiaCia寫的「疊衫」都是驚喜曲目;製作人董事長阿吉更是最大功臣,讓阿潘的台語歌既保留唱腔特色,又符合時代潮流。

 

(談話時間)
桂花巷
心情
情字這條路
純情青春夢

 

她在談話時間提及對台語歌的喜愛,並特別感謝武雄在她錄製新專輯時,用手機教她每一句的發音;武雄此時也坐在台下,不過維持一貫的神秘作風並未露面。她的台語歌自成一格,跳脫傳統台語歌的悲苦,也與後來新台語歌的脈絡不盡相同;她出版的台語專輯不多但張張經典,堪稱第一個用國語唱片的製作手藝來製作台語唱片的歌手。她的台語歌曲已經成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立品牌,在台語流行音樂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性;這也是《鏡》專輯的推出如此令人驚喜的原因,代表阿潘的台語歌品牌延續了下來。

 

演唱會上這幾首都是阿潘的經典台語歌曲目,也可以看出她的歌路有多麼寬廣,無論哀怨悽美的「桂花巷」、典雅內斂的「心情」、新潮別緻的「情字這條路」或是悠然且帶女性意識的「純情青春夢」都詮釋得遊刃有餘。尤其是「桂花巷」阿潘唱得好極了,盪氣迴腸完全不輸錄音室版本,讓我從前奏就開始哭到阿潘唱完最後一句;除了回想到在錄音帶初次聽到的悸動感之外,隨著年紀增長以及心境轉換,聽歌的感覺也很不一樣啊。

 

(談話時間)
紗的吻
唇的擁抱
耳語

 

阿潘在談話時間特別感謝她出道時的恩人、如今坐在台下的吳楚楚,並偷偷透露一些當初北上試唱的珍貴往事。阿潘繼續說她覺得唱情歌其實是很累的,要投入很多情感;但她也有一些不同曲風的歌,適合在不同狀態下聆聽,例如微醺的時候。接下來三首歌就是來自一張很有微醺感的實驗性專輯《紗的吻》,再次證明她唱腔的無限可能性。尤其「紗的吻」出現時我真的好開心,阿潘在第一段談話時詢問聽眾,今天有沒有準備口袋名單裡想聽的歌單時,我就是選「紗的吻」!唱「耳語」的時候背景螢幕上有著阿潘對於創作者羅希的感性告白信,他是台灣流行樂壇裡非常重要的吉他手,非常感念他的貢獻。

 

你的小手是暖暖的愛意
錯誤的別離
暗夜
孤單
當淚水含在眼裡
(三毛口白+齊豫訪談;背景音樂「我的思念」)
遠方
該醒了
 

「你的小手是暖暖的愛意」的出現再度讓我驚豔,阿潘的演唱會居然會出現我不那麼熟悉的歌曲;阿潘後半場的聲音狀態完全打開,高音好美。唱到「錯誤的別離」時我終於意識到,這段是在紀念阿潘曾經合作過、如今已經離開人世的詞曲創作大師們。從羅希、李泰祥、梁弘志、張弘毅、陳志遠、馬兆駿、洪光達、三毛,乃至於今年過世的許卿燿;出道40年的阿潘,向這些為台灣留下了無數好作品的創作者致上敬意,也讓老歌迷們有機會一同緬懷。其中我最喜歡「遠方」,齊豫說得真摯,阿潘唱得動人,讓人想起2018年「回聲」演唱會的美好記憶。

 

秋天
最愛
一次幸福的機會
守著陽光守著你

 

接下來的曲目也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四首歌的共同點在於現在流行音樂少有的優美旋律。「秋天」是我的私房愛歌,「最愛」好久沒聽到,幾乎忘了阿潘有這首雋永好歌;當年在專輯最後一首的「一次幸福的機會」有好多人翻唱,但都比不上阿潘的濃郁版本。結束曲則是阿潘的正向溫暖代表作「守著陽光守著你」。

 

(安可)
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離場背景音樂:感謝)

 

兩首安可曲在我心目中都相當有份量,一首是翻唱無數、耐聽無比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另一首是由小蟲量身打造、讓阿潘表現小女人一面的「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小蟲也從後台走出來獻花給阿潘驚喜。離場時的背景音樂剛好也是新專輯的結束曲「感謝」,表達阿潘對於歌迷的感恩之情。

 

阿潘40年的歌唱生涯的好歌太多,遺珠之憾在所難免。例如我相當鍾愛的《拍拍屁股去戀愛》專輯始終沒在現場聽阿潘唱過任何一首,另外我也好希望李宗盛、陳昇或張信哲驚喜出場,和阿潘重現經典的男女對唱;甚至跟亂彈阿翔或CiaCia唱新歌也是有趣的安排。不過整體來說這場演唱會真是誠意十足,無論在曲目安排或是聲音狀態的準備都非常用心,絕對不只是賣弄懷舊氛圍;可以看到一位歌手用多麼高的規格和標準在對待自己40年的歌唱事業。離場時我買了她的新專輯,向這位了不起的表演藝術家致敬;也期待阿潘繼續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室內

#教父
#Godfather
#防雷線下有大方向雷

 

教父(Godfather)

 

殿堂等級的黑幫電影,雖然不是我特別愛的主題,但仍然值得一看。黑幫老大的處事原則與風格成就了事業,兒女與屬下的迥異個性決定了命運;黑幫人生的生死無常必須淡然面對,無預警的震撼畫面與歡樂、純真場景交替或並排出現,都是本片的經典所在;那段耳熟能詳的配樂旋律雖然只出現一會兒,但還是讓人很感動啊。

 

====================================
我是防雷線,2020年就是老電影年~
====================================

 

最令人驚喜的是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所飾演的初代教父維多柯里昂,雖然戲分不算多,但從第一場戲就展現了他的特色,不帶一絲兇狠卻氣勢十足地收服了對方。對於毒品事業的態度顯示他有所不為,幫派首領談判桌上的妥協則證實他對家族成員有多麼在意。

 

小兒子麥可繼承了父親的果敢,從原本毫無瓜葛到後來大出風頭,最後接手了整個黑道事業;不過續集裡應該還有更多考驗等待著他。(第二集居然有3小時22分鐘也太長!)我本來不知道這個演員是誰,直到家母經過螢幕看了一眼直喊眼熟,查了才發現居然是艾爾帕西諾(Al Pacino)!我印象中只有《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愛爾蘭人》裡的他,年齡差太多實在認不出來啊。更令人驚喜的是麥可的女友居然是《大老婆俱樂部》的黛安基頓(Diane Keaton),這也是她電影生涯裡第一個主要角色!看老電影的樂趣莫過於此了吧。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1/2的魔法
#Onward
#防雷線下有雷

 

1/2的魔法(Onward)

 

故事主軸的確很感人,某些點讓我在電影裡哭到不行。不過皮克斯的歷年大作《海底總動員》、《超人特攻隊》、《玩具總動員》、《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怪獸電力公司》都建構了獨立而龐大的世界觀,不但緊扣劇情並且幫劇情加分,還帶給觀眾額外的驚奇感與記憶點;相較之下《1/2的魔法》的世界觀較為破碎,完整度沒有那麼高。當然電影並沒有義務製造獨立完整的世界觀,只能說皮克斯之前的作品定下了一個太高的門檻吧。這部電影仍然相當好看,但我不確定五年或十年後,我不確定這部片會不會像其他皮克斯名作一般,仍然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
我是防雷線,最近新電影看好少~
====================================

 

當然皮克斯固有的優點還是都在,一路成長(又長得可愛)的主角、討喜的配角、恰到好處的笑點、冒險旅途後的滿足感、讓人無招架之力的親情線主軸;以我現在的狀態看到這種電影實在不哭也難。不過失傳已久的魔法出現在科學當道的現代社會,其實是非常有發揮空間的題材;但片中的魔法並沒有和整個科學世界激盪出太多火花,純粹是為了劇情推展而存在。另外有些劇情的推展有些過快,例如蠍尾獅的覺醒交代得有點太快;而結尾「長兄如父」固然感人,但總覺得前面少了些舖陳,哥哥從小照顧弟弟的畫面只在結局前快速閃過,說服力難免打了折扣。

 

據說本片出現迪士尼動畫裡第一位正式的同志角色,但我在片中其實辨別不太出來他的性別,所以也無從發現他的同志身分。整體來說我還是覺得好看,只能說皮克斯過去都把我們慣壞了吧。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大家站著和室內

#驚魂記
#Psycho
#無結局雷

 

驚魂記(Psycho)

 

不愧是懸疑大師希區考克(Hitchcock)的經典作品,60年前的作品現在看來仍然精采,而且深深影響日後的驚悚片發展。一直不喜歡現代恐怖片過度使用突然出現的畫面或音效來嚇人,而且有許多故弄玄虛的橋段;這多少也跟這些年來觀眾胃口被養大了有關,現在的觀眾看恐怖片沒有被扎實地驚嚇個兩三次,搞不好還會嫌電影不夠精采。

 

但《驚魂記》沒有這些問題,劇情清楚簡潔,只靠恰到好處的配樂、畫面和台詞製造驚悚感。此外,高明的劇本就是可以只靠劇情製造出懸疑感,警察臨檢、買車換車、模糊的對向車燈、飯店經理和母親的爭吵聲,都讓人屏息以待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以現代觀眾的角度來看,本片結局並不難猜,片尾的犯罪心理分析有些刻意且獵奇,技術層面更無法與現在的電影匹敵;但是在創意層面上本片卻是無可取代的。

 

除了電影本身以外,本片鏡頭外的故事也相當精采。Hitchcock固然的才華洋溢大師級人物,但是他在片場對於女星的惡劣態度甚至騷擾行徑在他過世後紛紛爆出。此外,片中俊美至極的男演員Anthony Perkins(他真的很帥)現實生活中是個深櫃男同志,屈就社會氛圍與女生結婚,最後因AIDS發病而去世。這些都顯示了60年來的社會變遷,如果Hitchcock與Anthony Perkins活在60年後的現在,演藝生涯和評價肯定會大不相同。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提供相片說明。

 

#全面啟動
#Inception
#沒有結局雷

 

全面啟動(Inception)

 

非常厲害的一部電影。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虛實難辨,一向是最有趣的電影題材之一;而本片參考心理學對於夢境與潛意識的詮釋,把這種虛實難辨發揮得淋漓盡致。故事設定大膽且細緻,既可以盜取他人夢境的秘密,又能夠在夢中創造虛擬的事物。除了一層層的夢境增加了劇情的複雜度,各種設定更是讓人燒腦,例如直接創造事物會引起潛意識的反彈,因此要在更深一層的潛意識裡植入情感意念;甚至選擇性地揭露事實,讓當事人知道自己在夢境裡,卻分不清是在誰的潛意識裡面。然而在導演出色的調度下,整個故事其實堪稱流暢,並不難懂。

 

全片節奏緊湊,演員陣容豪華,所有特效畫面緊扣著夢境的科幻設定,讓觀眾享受著眼前的世界隨時可能是夢境的驚喜感,卻又不至於喧賓奪主干擾劇情。後半段主角Cobb和妻子的故事相當動人,結尾爆點也十分足夠,不愧是一再被提起的經典名片。

文章標籤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