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離開冰島後回到英國,趁著回台前在倫敦待了一天。倫敦是個老而優雅的都市,英式建築好迷人,地鐵系統很老舊,而且隨處可見街頭藝人和街友。倫敦街頭的人種相當多元,身處其中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外國人;而且大部分人都穿著體面(褲子合身得不得了)、走路速度快、不太理紅綠燈。進到幾家店家消費後,更能感受到英國人表面熱情風趣,但骨子裡仍有拘謹且高自尊心的一面。
晚上難得和住在倫敦的大學同學碰面聊天,吃完印度菜後一起逛了市中心的幾條街道和泰晤士河畔。最後一天我把握機會去SuperDry shopping ,還逛了不用入場費十分佛心的大英博物館,光是埃及和希臘區就讓人流連好久;最後才依依不捨地結束旅程。一整趟旅程的所有事宜都有旅伴安排妥當的感覺實在太美好,而且初次歐洲行的美好經驗也讓我忍不住開始規劃之後一個人的歐洲旅行。
147.
35歲和第一任男友分手後,我努力嘗試與人互動、與人發展;雖然認識了不少人,但也累積了好多的挫折感。我曾經在挫折的心態中暗自告訴自己,在40歲以前還是要對戀愛繼續抱持希望;如果努力了五年還是沒有結果,就放棄對愛情的信仰,專心享受獨身生活吧。我就用著這種有點可笑的方法激勵自己,只是眼看著莫名的不惑大限一步步逼近,我其實也沒有把握自己到時候會不會繼續堅持,還是選擇放棄。
148.
39歲的時候,我在交友軟體上跟一個原本就認識、但之前沒有太多互動的男生開始聊天。過程中發現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和頻率,相處起來十分舒服;而且我們也有些不同的興趣,時常在約會過程中讓我獲得新奇的生活體驗。我們同樣有點平凡,有點沒自信,一路上有些挫折,但仍然照著自己的步調持續前行,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一起。很開心也很感激能遇到好的對象,面對未知的道路總是有點緊張,不過更多的是期待吧。有趣的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輪人,最後還是回到熱線脈絡的人。但累積這些交友經歷對我來說還是很珍貴的,也讓我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149.
轉眼間在臉書每週連載生命故事也寫了兩年多。寫這些零碎瑣事主要只是想要有個抒發的管道,有些事情講出來好像會比較輕鬆。在撰寫過程中,好多以前難以啟齒的事情都舉重若輕地寫進了故事中。能夠用文字整理生命故事是幸福的,而且偶爾有人回應我都會滿開心,甚至父母也曾經給我回饋,說看了我寫的東西才知道我當時是那樣想的;這對我來說算是很意外的收穫吧。
150.
去年春酒朋友問我如果有天故事寫完了怎麼辦?我說沒關係啊,我很希望趕快寫完,畢竟每週不間斷的連載還是有壓力的,我時常走在路上或是騎腳踏車等紅燈時都在用手機打字,甚至還找到出國也能用手機發臉書網誌的方法,才能如期在每個週日發表。從一開始只準備了小學的15個故事,寫到現在居然也趕上了現實時間。連載到此要暫時停止更新了,未來如果累積了一些人生小故事也許會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