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升上大三後我依舊是系排的死忠成員。副攻這個位置固定練了一年後,跑位有愈來愈順的趨勢,不再一天到晚擋住舉球員;封網也逐漸展現身高優勢,雖然手部姿勢仍不確實,但有很大的機會把球頂高,增加隊友的反應時間。然而攻擊動作則進步緩慢,尤其我怎麼都抓不到跳起來時的扣球點,所以比賽或play時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球撥過去,以免直接失分。練了一年多,眼看原本練舉球後來才改練攻擊的同學都開始抓到扣球的手感,我卻還是扣不到球,就覺得很生氣;氣同學、氣教練,但其實更氣的是不長進的自己。
77.
大三的九技運動會辦在陽明大學,由於前一年排球賽主力的學姐們已畢業,而上一屆沒什麼人打排球;所以重擔自然就落在我們這屆身上了,比賽前幾個月起所有人都告訴我今年很缺人,一定會需要你上場;我也跟著戰戰兢兢地努力練球。初賽時基於訓練新人的理由讓學弟上場,結果學弟眼鏡壞掉,因此臨時替換上場打了無關痛癢的幾分。
隔天的兩場複賽都很膠著,完全沒有替換上場的空間。當時班上剩下六個人還在打排球,複賽沒上場的只有我,和前一年如出一轍。最後我們在驚滔駭浪中奪冠,所有人興奮地抱成一團。我也假裝興奮地抱上去,但心裡卻相當挫折;感覺自己從小就因體育表現太爛而自卑,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找到了自己喜歡又能跟大家一起參與的運動,結果最終還是比不上別人。更糟糕的是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實力和心理素質滿爛的,以最後一場的那種拉鋸程度,如果派我上場,最後我們大概就不會拿冠軍了吧。那年我只好在頒獎典禮前一個人躲起來,沉浸在失落的情緒中。
78.
大三下學期,班上打排球的同學和物治系的球友R學長變熟,R學長就熱情邀請我們一起去他們的系排時間練球。相較於我們系排的草創階段,物治系排無論在規模或練球制度上都高我們一截,是我第一次見識到這麼系統性地練球。練球的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人,很多後來都變成十幾年的老球友。增加排球人際網絡本身就有助於加強自己留下來打球的動力,見識到各種類型的球員也成了場上的學習對象;而且原本自覺停滯的球技終於又有進步的空間了,不然原本有退出球場的念頭,但又覺得好不甘心又好捨不得喔。更重要的是因為認識了物治球友,後來才有機會加入硬梆幫,延續自己十幾年的排球生涯。
79.
除了加入物治系排練球外,我和兩個一起打排球的同班同學也加入了醫學院排球隊。相較於系排,院排訓練比較嚴格、學長學弟制也比較明顯,像我們這種比較晚才加入的人就比較不容易融入團隊。不過我也難得有機會一窺正式球隊的練球流程,並體認到當時的自己在這樣的隊伍裡的評價如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參加了院隊暑訓,第一天光是熱身我的腿力就已經吃不消了,無法繼續後面的正式操練,只好提早離開。第二天開始我便嚴重鐵腿好幾天,連上下樓梯都很吃力,根本無法再去參加暑訓。大四之後因為場地協調導致院排和系排練習時間重疊,就沒有再去院隊練球了。其實依我的孱弱肌力和半調子實力,本來就是留在系隊的命啦;不過聽說有院排學長姐很不能理解為了系排而放棄院排的決定,現在回想還是覺得有些人真的只會從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去思考事情耶。
80.
上大學後遇到許多喜歡爬山的同學,因此也跟著愛上了這個活動。我們最常爬的是陽明山,不但交通便利,而且各路線難度都很適中。尤其後來又舉辦了各路線山頂設置拓印點的拓印收集活動,更增加了我們去爬每條路線的動力;收集完成的那一刻實在很有成就感啊。其中七星主、東峰線雖然坡度較陡但路線相對單純,,是我第一次爬、也最常爬的一條路線。大屯主、南、西峰線難度最高,有一段甚至還要拉著繩子才能前行,很慶幸唯一爬的那次沒有下雨。風櫃口、頂山、石梯嶺線的拓印點最不明顯,稍不留神就會錯過。至於面天、向天山線我們曾經被有一段的松鼠潮給嚇到,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也曾經在陽明山巧遇作家劉克襄,還留下珍貴的合照。最近一次爬陽明山是2015年挑戰七星山,好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再去多挑戰幾次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