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高中入學時會詢問每個同學想唸的類組,並依此分班。我當時覺得物理超難,絕對不要選二類組,而一類組要學歷史地理好像很多要死背的東西;於是就選了感覺上比較需要靈活思考的三類組。(很後來才知道一類組更需要思考,三類組才是一堆東西要死背啊!)不過高一上的課程其實並沒有分別,直到升高二之前會再依照意願重新選組分班,之後的課程才會有所差異。所以高一下的時候,同學們都在討論之後要選哪一類組。
某節下課在廁所小便時,站在旁邊小便斗的同學問我要選哪一類組?我回答三類組,他問我之後想當醫生嗎,不然幹嘛待在三類組?我心裡想說三類組不當醫生還是有別的工作可以做吧?但其實也不太知道未來要幹嘛,就弱弱地回一句:「也不一定吧。」就這麼結束了話題。後來我真的選了三類組,真的選了不是當醫生的醫技系,唸了半天也沒當醫檢師也沒繼續做研究,人生真的是很難預測耶。
22.
打從入學前就立定志願要加入吉他社,剛好我們班的輔導班長也是吉他社的學長,於是開學第二天我就和另一個同班同學一起加入吉他社。由於暑假時學過吉他,因此一開始進度比其他新生快,一下就學會四大和弦的轉換;加上自己相對音感不錯,搭配歌曲自彈自唱不是問題。吉他社的社辦位於附中禮堂—中興堂,那時候最喜歡和社員們一起帶著吉他到中興堂屋頂,坐在椅子上、水管上、或是那張爛爛的木頭桌子上,一起唱著那些可以用簡單和弦伴奏出來的歌曲,一首接一首。可惜升高二之後那張桌子就被丟掉,而且學校又以安全為由,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準我們上頂樓彈吉他。我覺得好失落,有種在吉他社最喜歡做的事情硬生生被剝奪的感覺。
23.
高中吉他社規定高一社員需要先學民謠吉他,高二之後才能組樂團,玩熱門音樂;因此每年社團都會舉辦兩次成果發表會,驗收高一社員的練習成果。我剛入社時的吉他技巧算是領先其他新生,但後來就逐漸缺乏動力,練得沒有別人勤,領先幅度就慢慢消失。第一次成果發表會在上學期,當時大家的吉他程度都還不怎麼樣,其實就是比誰台風穩、不出錯。我不知道要選什麼歌,就從吉他歌本裡面找;其中我看到《阿美阿美》好像不難彈又很好唱,雖然好像會被笑,但應該也沒關係吧?於是就選了這首拿去報名。之後是同班同社團的同學找我一起報名合唱,曲目才改成優客李林翻唱的《Ocean Deep》。後來負責報名的學長每次都會拿這件事情取笑我,每次都叫我:「欵那個阿美阿美」。我覺得有點害羞,但同時又因為自己至少有件事情被記住了,對於在社團存在感不高的我而言,還是很值得偷偷感到高興的事情。至於那次上台演出雖然沒得獎,但其實也不重要,至少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公開表演,還滿值得懷念的。
24.
高一寒假時,國中同學找我一起報名參加台大藥學系舉辦的第一屆藥學營。報名後才收到社團寒訓也在那幾天的消息,因此錯過了那次寒訓,覺得很惋惜。不過藥學營是我第一次參加要過夜的營隊,也是我第一次跟不認識的人在外面過夜,一切都非常新奇。我們那個小隊以女生居多,男生只有四個,另外三個男生都是建中的,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根據學校排名來挑選學員?
營隊內容包括跑台學習藥學知識、製作雪花霜、製作肛門栓劑(羞)、藥用植物介紹;最後一晚當然也有營隊必備的晚會,由各小隊輪流上台表演。我當時演一個戲份不多的神父,其中有一幕是我被推倒在地上;我刻意「砰」的一聲重重跌在地上,聽到別隊同學驚呼就覺得很得意,想說讓你們看到我逼真的演技了吧。(殊不知人家只是被嚇到)
25.
藥學營晚會過後還有一段感性時間,似乎也是許多營隊必備橋段?就是主持人先講一段感性的話,什麼經過了這幾天的相處,彼此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然而明天我們卻要各奔前程云云。(不就是個營隊嗎?)不過在催淚的背景音樂之下,當時的氣氛的確變得很感性;有些學員甚至默默在掉淚。因為那首背景音樂實在太動聽了,我一邊聽一邊想著我回家後一定要把這首歌找出來;後來知道了是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的配樂,沒有歌詞,但黃鶯鶯曾經找人填詞演唱過。(電影不錯看)
主持人講完後,下個階段是各小隊圍成一圈輪流發言,大家都講得很感性,我也很努力融入氣氛,努力讓自己擠出兩滴淚。不過感性歸感性,還是有些發言的內容很奇妙,例如有個男生說:「也許我的眼淚是假的,但裡面還是有些真實的部分在吧。」另外還有一個女生用很感性的口吻說:「如果,你們當中有誰想要當我的男朋友的話,之後可以跟我聯絡。」好想知道營隊結束後,有沒有男生打給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