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

 

#世紀教主

#TheMaster

#防雷線下有雷

 

世紀教主(The Master)

 

從後見之明來看演員陣容真是豪華,除了早就是奧斯卡影帝的Philip Hoffman外,Rami Malek和Joaquin Phoenix分別拿了近兩年的影帝,Laura Dern則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看過《小丑》後再來看這部,瓦昆果然擅長這種情緒滿溢、精神狀態浮動的角色;不過Philip Hoffman的表現完全不輸給他,看兩人飆戲很過癮,劇情也堪稱流暢。我喜歡電影沒有直接用嘲諷的方式對待這個主題,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慢慢意識到是什麼狀況。最後1/4段我不是那麼看得懂,但整體而言我還算滿意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

 

=====================================

我是防雷線,最近看電影的動力好像有點下降

=====================================

 

故事背景發生在二戰後,儘管社會百廢待興,工作俯拾即是,像Freddie這樣的軍人要回歸社會還是不太容易。他的生活充滿酒精與性愛,時常用暴力解決事情,不肯面對自己狀態不佳的事實,因此工作也總是做不久。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及身心狀況下,信仰的介入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相較於Freddie的粗野,Lancaster顯得知書達禮、幽默風趣、具領袖魅力、且說話感染力強。他挖掘Freddie內心的那場戲實在精采,以為他真的發展出某種心理治療方式可以幫助人。直到他和別人辯論時才慢慢感覺到不對勁,他看似出口成章,話語內容華美卻空洞,而且完全沒有在回應對方。他肯定學過心理治療,並且挪用其中的一些概念在自己的理論及談話技巧當中。

 

我相信Lancaster不是單靠口才收服人心,他是真心喜歡Freddie,也真心關懷身邊的人,才讓Freddie這樣的人對他心悅誠服,願意為他做事,替他打抱不平,成為他的宗教見證者。從監獄裡的對話聽來Freddie肯定知道Lancaster只是個高級騙子,但除了Lancaster之外,還有誰會愛他、關心他?渾身是刺的Freddie,其實比誰都渴望被理解、被需要。在劇情中可以看到Lancaster也有窩囊、易怒的一面,他和Freddie其實沒有我們一開始看到的那麼不同。我喜歡這部片沒有一開始就否定Lancaster,讓觀眾有時間親眼見識到這種宗教話術有多麼容易令人信服;同時也意識到造神到了一個程度是相當可怕的。

 

劇情後半段為何Freddie去找了Lancaster,之後又離開,我其實沒有看得很懂;但應該跟他真的去找尋他的繆思Doris有關吧。當初就是Lancaster挖掘出他心中的懸念,我想他也不見得相信自己能夠順利找到Doris然後在一起,而比較像是要了結一樁未完心事。如今心事已然了結,Lancaster和源教在他生命中的階段性任務就已完成,我想這就是他可以坦然和Lancaster道別的原因吧。

 

想要跳脫電影講一件事,今天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形容昨天(4/1)被槍決的翁仁賢為:

 

「個性孤癖、強硬、逞強、人際關係不佳,做過很多工作,但常常跟老闆吵架且不願意被管理,所以工作時間都不常。只要和他人意見不合,他的反應就很激烈,且常怪罪他人或外在因素。他難以了解與感受別人的想法與心境,卻又相當自信、有主見,而且容易對別人不滿、看不順眼,發起脾氣來也相當火爆。然而他對動植物卻寵愛有加,並且充滿研究興趣。」(有摘錄,非原文字句)

 

這些敘述怎麼看都和Freddie非常相似啊!在電影中他給我的印象也是絕對有可能犯下殘忍殺人罪的人。所以我的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我對於邪教(電影裡源教有明確被質疑符合邪教定義)是反感的,但另一方面如果Freddie沒有接觸到Lancaster和源教,也很有可能會往極端的方向發展,例如變成《小丑》的主角那樣(兩個角色是有些相似之處)。只能說宗教的力量真的很大,無論在好的部分或壞的部分吧。(得到了一個很虛的結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世紀教主 The Master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lemn 的頭像
    solemn

    solemn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