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 

 

看了同溫層好評不斷的《俗女養成記》。女主角年齡跟我相仿,因此許多童年記憶都十分雷同;例如我們都曾經看電視時被蔣經國過世的消息給打斷,另外她手上拿的漫畫我家裡也有同一冊。不過鄉村囝仔和城市小孩的成長背景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小時候真的完全不清楚有些同齡小孩那麼多跟我不同的經歷。

 

劇裡很多角色與人際關係都讓人很有既視感,例如各種愛面子、愛膨風的長輩,賭氣的小孩,碎碎念的家人,以及親戚之間的表面友好卻暗中較勁、表面生氣卻暗中關心、或是上一輩過世後的風波紛擾。

 

由於導演和主要演員都是舞台劇出身,因此劇中不時出現較為誇張的舞台劇演譯方式,或是跳脫劇情的後設拍攝手法(尤其是前半段);例如演員演到一半就跳起舞來,或是對著鏡頭使眼神。這些橋段時常接在比較嚴肅的劇情後出現,可能是刻意要維持全劇的輕鬆調性。

 

初看時認為這種處理方式有點取巧,技術上也不夠純熟;但看久了覺得這些嘗試還是值得鼓勵,而且有漸入佳境的感覺,後半段很多由哭轉笑的斷點也是滿有效果的。再加上演員陣容非常優秀,角色設定也相當精準,讓觀眾還是會看著這些日常點滴邊笑邊感嘆「我的某某親戚就是這樣」、「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我也很喜歡現在時序的部分,主角面對伴侶、職涯及人生的掙扎不是新鮮的主題,但劇裡處理得相當討喜;有令人感同身受的無奈劇情,也有讓人大呼過癮的爽快情節,好幾段劇情都非常經典。更重要的是主角在情節推展過程中的自我成長,這也是一般戲劇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之一。

 

演員陣容應該是本片最亮眼的部分。主角謝盈萱的表現功不可沒,不只感人戲碼演得出色(理所當然),連喜劇天份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陳竹昇的角色戲份多但並不浮誇,而他卻能在這些平凡瑣碎的戲份裡,用眼神、肢體、口氣把角色塑造得既討喜又立體;絕對是整齣戲最搶眼的演員。

 

楊麗音和夏靖庭都是不可多得的殿堂級演員,雖然我覺得楊麗音有些戲份被安排得太過浮誇;琇琴也逐漸邁向硬底演員之路,最後一集某段戲的演出非常精湛。另外飾演主角幼年時期的小演員和飾演主角弟弟的宋緯恩表現都令人驚豔。我唯一有意見的是過了三十年,爸媽和阿嬤的外貌也改變太少了吧!看著四十歲的謝盈萱喊著沒大她多少的演員爸媽和阿嬤,實在很違和啊。

 

整體來說這部沒有像《我們與惡的距離》那樣石破天驚,但無疑是讓人回味再三的精緻小品。完結篇幾段劇情害我哭得亂七八糟,最後的收尾堪稱完美,彷彿時空穿越又像自我對話;如同阿嬤唱的「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人生太短也太長,活出自我絕對是人生當中永不嫌遲、卻也毋須再等的首要任務。

 

#還有我第一次在台灣連續劇看到Gay片這個詞出現實在是太神奇了

 

arrow
arrow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