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離親緣
#FarFromTheTree
#ParentsChildrenAndTheSearchForIdentity
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花了十個多月的時間才看完兩大冊的《背離親緣》,部分原因是中間插入了幾本書,但實在也是現在花太少時間在閱讀書籍了。雖然如此,看完之後心中還是滿滿的感動和收穫。
閱讀的緣起是幾年前聽說智偉辦了這本書的讀書會,就想說這本書應該很值得一看。2018年1月初的台東之旅第二晚下雨,哪都不能去,就待在住處「食冊」看了一整晚的<背離親緣>,覺得驚為天人,完全就是我會享受、而且欲罷不能的一本書。於是就在情人節當天把書給買下來,當作自己的情人節禮物。
作者針對書中提到的每一種特殊族群,都非常深入地進行研究,讓讀者理解每種特殊族群文化的迷人之處,以及他們的艱難處境。在撰寫手法上,作者徹底做到了夾敘夾議,細膩地分享了一個個不同的故事,讓人看見每個故事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同時也旁徵博引了許多研究、書籍、報導與各方說法,讓人見識到各族群在不同歷史脈絡中是如何被看待與對待。
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著重在這些特殊旅群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如同封面上的副標(即英文書名)寫著: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面對跟自己不一樣的孩子,如何作出艱難的抉擇,又要如何面對外界、面對孩子、自己的內心,是每個擁有特殊孩子的父母共同的遭遇。
書中段落的順序安排也煞費苦心,讓讀者循序漸進地了解每個族群和前面提到的族群有多麼類似,又有哪些不同。最終章回到作者本身,在看了前面如此多樣的家庭面貌,讀者更能用包容而寬廣的心態與眼界,來理解過去可能難以想像的家庭型式。
聽障
過去不曾和聽障朋友有過什麼接觸機會,直到參加熱線彩虹手語班,透過活潑且深入淺出的教學,讓人了解聾人文化竟是如此豐富而迷人,如此自成一格。而在閱讀之後,發現聽障族群的複雜程度超乎我原有的認知。例如應該讓聾人小孩學習手語、口語、或二者混合?相較於聾人父母生了聾人小孩,聽人父母生了聾人小孩所遇到的抉擇可能更為艱難。硬要聾人小孩接受口語教育,可能導致孩子認知發展遲緩;然而讓聾人小孩從小學習手語,就相當於把孩子讓渡給聾人文化(因為聽人再怎麼學習手語,永遠無法像聾人學得那麼好),這對於聽人父母來說同樣困難。
另一個困難的抉擇在於要不要裝助聽器,或甚至植入人工耳蝸?畢竟以目前的技術而言,聾人即使裝了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也無法像聽人一樣100%聽懂口語,就像隔了一層厚厚的布在溝通一樣;如果因此錯過了學習手語的黃金時機,反而得不償失。這些問題通常沒有標準答案,會因為文化背景、社經地位、父母與孩子的個性、科技進展而有不同結果。
侏儒症
比起聽障族群,侏儒族群處境更艱難之處在於人數更少、更難隱藏身分、社會眼光更不友善;而且身體健康狀況更加惡劣,從小就要接受各種手術來維持健康。更多父母不願意養育侏儒小孩,或在產前得知孩子可能是侏儒症而決定中止妊娠。優生學和多元文化究竟誰比較重要?侏儒族群更早遇到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弱勢族群倡議運動面對社會大眾時,難以迴避的課題。
唐氏症
比起聽障及侏儒,唐氏症者還多了智能及人際關係處理的先天障礙。「聰明的人不見得比較快樂」在一般人口中只是個說法,在在唐氏症這種特殊族群中似乎更為具體;高功能的唐氏症者真的過得比較好嗎?會比較快樂?會不會因為意識到自己不如其他人而更加痛苦?聽障族群亦然,獲得部分聽力、獲得部分與聽人溝通的能力真的會比較開心嗎?這些問題似乎無法直覺式地勾選「Yes」。
自閉症
比起上述族群,自閉症者甚至連表達情緒和表達對父母的情感/依賴感都很難。因此父母的挫折感更為沈重,付出的一切情感都彷彿石沈大海;到底要怎麼知道孩子是愛著自己但表達不出來,還是根本沒有愛?在這種幾乎毫無回應的情況下,父母縱有再多對孩子的愛與耐心,也很可能會被消磨殆盡。
思覺失調症
前述疾病或狀況多半擁有自己的豐富文化,或至少有一定的倡權能量;然而思覺失調整患者連建立自我認同都十分困難,遑論建立文化或社群資源。在這種情況下,照顧者的負擔及壓力也相對更重、更難承受。
(嚴重)身心障礙
這個族群所面臨的議題更基本也更嚴苛,包括能吃、能走、能說話對他們而言都是奢求;甚至連該不該活下來都是個議題。這牽涉到更根本也更具爭議的問題:什麼樣的生命應該被保留下來?外型極不像人的生命?從出生到死亡都需要醫療介入維生的生命?甚至毫無意識的生命?在極端的案例當中,考驗著人們的道德觀念,卻也激發出父母內心最可貴的情感。
神童
神童乍看之下和前面的族群大不相同,畢竟他們是功能特別突出而非不足。然而他們和前面的族群竟然有這麼多的相同之處,包含難以融入同儕、融入外界;父母不知道該如何給予適當教育,甚至需要放棄原有生活遷就孩子;另外究竟怎樣做才算是對孩子好(例如特殊教育或一般教育),目前同樣充滿爭議。
遭姦成孕
傷痛無法比較,但單純就閱讀感受而言,本章的沉重度比任何一章都深;可能是因為看到在各種歷史脈絡裡,被強姦的婦女及所生之子如此受到不合理的非難,感到十分憤怒吧。也由於這些偏見或汙名,這個族群獲得的支持更少,更難找到擁有相同水平身分的人;無論母親或孩子皆是如此。很多孩子甚至連自己擁有這個身分都不知道,母親要純然愛著孩子更加困難,孩子更常因為母親的態度而感到傷心困惑。
罪犯
破碎不健康的家庭環境產生罪犯的機率較高,但平凡無奇的家庭環境同樣有可能。父母時常和其他人一樣困惑,他們所知的不見得比外界更多,但卻又承受著外界的指責和異樣眼光。比起以上族群,罪犯的父母更少獲得安慰與關心,更少有人能夠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他們只會指責你怎麼沒把孩子教好,甚至連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一直很貼心乖巧的孩子會做出這種事。另外,外界無法理解混幫派的人,但對他們而言,犯罪是一種身分認同,而他們在幫派當中找到了相同認同的人,一如聽障社群、同志社群一般。
跨性別
許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例如2-3歲)就表現出性別氣質了,例如喜歡穿什麼衣服,喜歡玩什麼玩具、站著或坐著尿尿。不需要否認天生存在的性別氣質差異,但那只是多數人的狀況而已,而社會規範卻要求少數人必須符合多數人的狀況才叫做正常。本章節中可以看到這些規範造成跨性別者多大的痛苦,一旦掙脫這些規範後,他們會有多快樂;我想是地獄與天堂的差別吧。
此外,以上族群都有很高的異質性,但牽涉到性別這件事情,導致跨性別族群的異質性更為顯著;無論是性別認同、外在裝扮、是否接受手術治療或荷爾蒙療法,以及治療的強度與年齡,彼此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性。無法接受孩子是跨性別的父母所在多有,但就算父母能夠全心接受,仍常充滿疑惑不安,究竟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只能陪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同摸索。
父親
本章的前半段在討論特殊族群的生育權。生育權對於任何人來說似乎都是在自然也不過的權利,然而到了特殊族群,事情似乎就不同了。如果孩子生出來後,有很高機率擁有這些主流世界眼中的「缺陷」,似乎會被認為是不顧孩子的權益;然而這些在父母心目中並不是「缺陷」,只是他們長期擁有的「身分」。刻意生出天生擁有弱勢身分的孩子肯定會引發爭議,然而天下父母都想要擁有相同垂直身分的孩子,也不會有人阻止貧窮、長相醜陋的父母生下孩子,即使貧窮會複製,外貌會遺傳;如何在歧見中取得平衡點才是關鍵。
到了後半段,作者開始揭露自己現有的家庭組成。如果沒有前面的那些章節,讀者很可能就會以獵奇的眼光,貼上「不正常」、「敗壞道德倫理」、「無視孩童權益」等標籤。但是在看完了這麼多特殊的家庭樣貌後,便更能明白多樣性不但可貴且美好,同時也是這個世界的常態。在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週遭人們的多一點包容心與同理心,對於這些不同的家庭而言是多麼重要。希望有更多人能夠閱讀到這本書,學習用更寬廣的心胸與眼光來看待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