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大雷)
芭比(Barbie)
很愛劇中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對比,既矛盾又彼此呼應,融合了《玩具總動員》與《曼哈頓奇緣》的概念,完美貼合芭比娃娃的遊玩習慣、購買文化以及既刻板又多元的衝突形象,諷刺及趣味之間的調性恰到好處。
肯定有人會覺得劇中性別議題處理得太刻意,或是男角(事實上女角也是)太弱智化,但這部分其實很符合芭比世界天真不諳世事的調性;就連那些說教式的內容感覺上都是有意為之,至於觀眾買不買單就看個人喜好以及議題立場了。
Margot Robbie絕對是本劇得以成立的關鍵人物,本身條件出演相當適合,身為監製更找來執導作部部驚喜的Greta Gerwig,以及超入戲的男主角Ryan Gosling。長相與Margot神似的Emma Mackey擔任另一個芭比很有哏,加上Ncuti Gatwa和Connor Swindells儼然變成《性愛自修室》的同學會。
各種芭比和肯的版本(以及那些被抹煞的角色)出現既有趣又富有歷史意義,不過芭比發明人女兒Barbra(即芭比命名由來)的本尊客串更是驚喜(就是公車亭那個老婦人!)滿滿粉紅色的電影美術設計和幾段大型排舞讓整部電影的調性更加鮮明,女孩之夜的「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片尾字幕的「Barbie Girl」出現的時機恰到好處。
最後別忘了簡立喆在訪談裡提到的,七零、八零年代的芭比娃娃都是台灣製造的,也算是這部電影和台灣的連結吧。之前去參觀三峽的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裡面就有一區芭比娃娃的常設展;看完電影把之前拍的照片拿出回味,覺得很有意思。
#芭比 #Barbie #MargotRobbie #GretaGerwig #RyanGosling #EmmaMackey #NcutiGatwa #ConnorSwindells #劉思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