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特派週報 #TheFrenchDispatch #第三段之後比較有雷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不久前在Disney+看了《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就對導演Wes Anderson獨特的電影美學和創意印象深刻;後來才知道《犬之島》也是他的作品,美學同樣獨樹一格。《法蘭西特派週報》沿襲導演過去作品中的鮮豔色彩及公整對稱的畫面,劇本結構、美術場景與剪輯節奏的複雜度更是超越前作。快速的節奏與源源不絕的資訊有時讓人跟不上,但卻又享受於目不暇給的電影創意,令人嘆為觀止原來電影居然可以這樣拍。
雜誌收山作 aka 出版者訃聞的設定,有種向沒落的傳統媒體致敬的意味;創辦人對於編輯的寵愛除了對創作者的尊重,似乎也象徵著對於新聞自由的崇敬。電影導演和雜誌編輯都是說故事的人,將雜誌章節轉化成影像卻又保有紙本的閱讀體驗本身就是種創舉;三段主要故事以藝術、街頭抗爭及美食為主題,不同編輯的報導風格大不相同,輔以演講、舞台劇、訪談、動畫、黑白彩色交錯等呈現方式,複雜的多層結構看得相當過癮。
「具體的傑作」談藝術,畫家與繆思女神同時也是囚犯和獄卒的微妙關係;藝術創作者的執著和畫商認定藝術必須為商業服務的觀點形成強烈對比。「宣言修訂版」談街頭抗議,墜入愛河的戰地記者自感秉持新聞中立之困難,卻仍用打字機記錄了學運青年的純真、熱血與困惑。「警務處處長的私人宴席」則是美食與警匪攻堅的奇妙交會,同時也暗藏了外國人的心聲。
演員陣容豪華到難以想像,Frances McDormand終於演出不沉重的角色,還和萌到不行的Timothée Chalamet大談忘年之戀,看得好開心。Tilda Swinton儘管戲份不算多,但放錯照片真是神來一筆;眼殘如我再度沒認出Edward Norton,甚至連Saoirse Ronan都認不出來。這些大咖演員不見得都有發揮演技的空間,但強大的戲感及氣場將整部電影烘托得更具可看性。
片中太多視覺及場面調度的驚喜安排,以換人的方式明喻畫家變老、演員的定格、劇場換幕與真實場景的重疊、警民對峙和西洋棋局的融合、警匪追逐的動畫,不斷被創意轟炸的感覺相當過癮。除了三段主要故事外,開場介紹了安威這個似幻似真的法國城市,結尾則讓死亡及逝去顯得舉重若輕,都相當有韻味。感謝Wes Anderson說了這麼一個出神入化的故事,108分鐘的觀影時間非常享受。
#WesAnderson #FrancesMcDormand #TimothéeChalamet #TildaSwinton #EdwardNorton #SaoirseRonan #BenicioDelToro #AdrienBrody #LéaSeydoux #AlexLawther #LynaKhoudri #JeffreyWright #MathieuAmalric #StephenPark #BillMurray #OwenWilson #WillemDafo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