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美獎行動
#Misbehaviour
#防雷線下有雷

 

愛美獎行動(Misbehaviour)

 

先利益揭露一下(人生中居然也有需要利益揭露的時刻),這部就是電影公司提供的免費電影交換券;但寫電影心得並不是交換條件(只有說如果喜歡的話可以發表好評),而我也只是依照平常寫電影心得的方式在寫。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但也必須一提的是發行公司是Catchplay,對就是反同大將王雪紅所投資的Catchplay,所以大家就自行斟酌吧。

  

原本以為會是在笑鬧之中帶點女性意識的電影(對於選美題材電影的刻板印象),結果居然是認真地改編自1970年世界小姐選美事件。故事不只單方面批判選美大賽對於女性的物化,也呈現在參賽者陣容、女權團體及社會當中的各個女性因為種族、世代、階級及社會處境的差異,而展現不同的想法與價值觀。故事節奏明快而流暢,多線敘事也不顯紊亂;不過由於電影高度著重於女權與女性面貌,對此不盡認同的人可能看了會比較無感吧。

 

=====================================
我是防雷線,第一段這樣寫還有電影公司敢送你交換券嗎
=====================================

 

電影從開頭就不斷地提醒觀眾,50年前的父權制度是多麼張揚。對於女性面試者的生涯規劃指指點點,在學校的討論課程忽略女性聲音,報告題目選擇「女性勞工」被議題太窄。選美大賽更是物化、凝視女性的中心所在,男性可以堂而皇之地評論著女性的三圍、身體曲線、髮色、五官、笑容、泳裝、走路姿態。

 

當時英國與美國女性取得投票權已滿50年,社會上的女權運動也持續進展。有些人選擇在體制內進行改革(例如組工會),有些則在街頭以塗鴉、搞破壞等方式進行體制外的抗爭;包括片中提到的要和媒體保持什麼樣的距離,也是社運領域裡的常見爭議。這些種通常不是誰對誰錯、誰優誰劣的問題,只是社會運動當中的不同路線;不同路線的社會運動者齊頭並進,相輔相成,才能加速議題進展。

 

除了社運路線之爭外,社會當中的女性態度更隨著種族、世代、階級等因素而有更更大差異。電視節目中的美女替選美大賽辯護,主角Sally的女兒崇拜選美小姐,Sally的母親不明白父權體制有什麼錯誤。選美大賽參賽者同樣各有想法,也讓這部電影的面向更為豐富。瑞典小姐呼聲最高,但對於冠軍興趣缺缺;南非首度推出了黑人參賽者(但也買一送一地推出了白人參賽者),卻警告她不能談論國內的種族隔離爭議,否則無法再見到家人。

 

格瑞那達小姐Jennifer奪冠後和Sally的短暫對話十分精彩,Sally能夠參與女權運動,能夠在電視上提出清楚論述、對抗父權體制,自然有她的社會資源在背後支持;而對Jennifer而言,努力在選美大賽奪冠、鼓舞同胞女性可能才是以她的位子來說最適合的事情。這點也提醒我們在參與社運或關注社會議題時,不能忽略每個人背後社會地位與成長背景的差異。

 

Sally在家庭關係與社運理想之間的拉扯,相信也讓許多社運參與者感同身受。她無疑算是幸運的,有著全心支持的男友,以及願意幫忙帶小孩的母親。後半段的母女對話也是我最喜歡的片段之一,母親在責怪Sally不顧家庭,只顧對抗父權體制的背後,其實是她遵從傳統思想、一生為家庭付出的一切彷彿被女兒所否定了所帶來的焦慮;同樣也是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影響。

 

1970的選美大賽在女權、種族等爭議中落幕,爾後的世代有所改變嗎?就我記憶所及,小時候(80-90年代)看到的選美大賽中各種族的參與已成常態,也多了機智問答的評比;而近年來男性被物化的程度也急起直追,也算是另類的性別平等吧。而這樣一部談女權的電影,居然是由反同大將王雪紅投資的Catchplay發行;當然發行支持女權運動不代表支持同志運動,但二者畢竟都是在抵抗父權體制,所以還是讓人有點心情複雜就是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愛美獎行動 Misbehaviour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lemn 的頭像
    solemn

    solemn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