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po上曲目 有些不太記得了 orz
> 開場 (2~5順序不確定 @@)
> 鄭怡 月琴
> 黃大城 今山古道
> 楊芳儀/徐曉菁 聽泉
> 王海玲 忘了我是誰
> 施孝榮 拜訪春天
> 李建復 歸
> 王夢麟 雨中即景+阿美阿美
”再~唱一段~ 思~想~起~”
月琴第一句一出來 真是猛到極點了
現在很少有女歌手像鄭怡或張清芳的高音那樣突出了...
據說當年這首歌最早是打算給李建復唱的 結果鄭怡聽到後很喜歡
就和蘇來說 這首我唱也不錯 就搶來唱了 :p
最前面那句高音 也是鄭怡的idea 果然很成功
不過鄭怡在唱月琴時 有討厭的老太婆 看前面有空位子就想往前坐
還在走廊上和工作人員起爭執 搞什麼 這裡又不是二輪電影院
在這麼經典的曲目中 妨礙大家的聆聽 該死的老太婆!
後來還有晚到的聽眾也找不到位子 原來被別人佔走了
不是對號入座演唱會嗎 原來台灣聽眾的素質比我想像中差多了 -__-
黃大城的聲音真是渾厚啊 他似乎也很喜歡展現他的低音
楊芳儀好像是前一兩天才回到台灣 應該沒什麼時間和徐曉菁培養默契
再加上是第一場 一開始感覺有一點點生疏
但到副歌時感覺就回來了 好好聽的和音啊 這首歌果然非她們倆莫屬!!
王海玲的忘了我是誰也很經典 不過她的聲音本來就比較小
所以聲音沒有唱片裡面那麼清亮...
施孝榮的拜訪春天 這首歌真是雅俗共賞 簡單好唱 歌詞又很有詩意
雖然也有kuso版啦 XDDD
李建復的歸 他真的可以算是那時候的王力宏
感覺身邊一堆師奶看到李建復都特別興奮 XD
王夢麟的雨中即景 唱完一遍到間奏時
我就聽出來要接到阿美阿美了!(得意)
> 王夢麟 母親我愛你
> 七月涼山 (黃大城/李建復/施孝榮合唱)
唱完阿美阿美 王夢麟開始講話了 感謝大家來參加....
第一首唱的是母親節必備歌曲-母親我愛你
這首歌由民歌手裡面形象比較叛逆的王夢麟來唱 其實感覺更為深刻
他還有一首歌”獻給父親” 他的歌真的都很生活化 在校園民歌裡獨樹一格
七月涼山 馬兆駿寫的 好棒的一首歌!
高中吉他社時期我們都很喜歡這首歌 跟我同屆的一個女聲團體
還在那屆的吉他之夜改編了這首歌 經典
當然王夢麟/黃大城/李建復/施孝榮的和聲也很棒 如同王夢麟講的
本來以為一定會出錯的 結果竟然沒出錯
當然還有好笑的四騎士 誤交損友的李建復 哇哈哈....
> 王海玲 偈
> 下雨天的週末 (楊芳儀/許曉菁和聲)
王夢麟介紹王海玲出場
「偈」 念做「記」 不是「傑」也不是「揭」喔 XD
這首是鄭愁予寫的詩 王海玲說她到現在還不知道這首歌在寫什麼 哈哈
不過王海玲那時令人印象最深刻的 就是小小年紀 歌聲卻這麼成熟
「忘了我是誰」 「偈」 都是很有深度的歌 她都詮釋得很好
完全聽不出青澀的感覺! 她2003年有出一張專輯「別忘了我是誰」
歌聲清亮依舊 但知道的人應該不多吧 @@
王海玲是第二屆金韻獎第一名得主 她說那時只要歌出來都是第一名
「我不就是那時候的孫燕姿嗎?」 也是啦... XDD
下雨天的週末 是第一屆金韻獎第一名-陳明韶的歌
好聽! 陳明韶雖然歌聲很清淡 但唱過的歌都教人印象深刻...
這首歌請了楊芳儀/許曉菁來和音 和音很棒
但她們的美聲和王海玲甜甜的聲音 似乎有那麼一點不搭...
瑕不掩瑜啦...
> 楊芳儀/徐曉菁 秋蟬
> 就要揮別
校園民歌時代最美的女聲二重唱!
秋蟬不但是她們的成名曲 也是李子恆老師第一首發表的作品
當然還是由她們來唱 味道最對
不過有在電視節目上聽過一個有趣的版本 江蕙+張清芳!!
就要揮別 是兩人的最後一首代表作
當時徐曉菁要和老公一起到美國唸書 百感交集下寫下這首歌
也是民歌二十年演唱會時的結束曲
如同徐曉菁說的 當時編曲編得很輕快 沖淡了離別的傷感
反而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
> 鄭怡 微風往事 (楊芳儀/許曉菁和聲)
> 微光中的歌吟
鄭怡! 其實這次就是衝著鄭怡才去聽演唱會的
本來就很喜歡她 再加上這些年來 一場又一場的民歌演唱會中
鄭怡算是很難得出現的 (僅次於齊豫吧 XD)
微風往事還是一樣的好聽 何況還有楊芳儀/許曉菁的和音!
很舒服的一首歌 很適合在早上唱!
微光中的歌吟 鄭怡說她怕這首歌不夠紅 但施孝榮堅持要她唱這首歌
因為這是她第一首錄唱的歌 對她有特殊的意義
實在太感謝施孝榮了 因為這首歌是我最愛的歌之一啊
蘇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創作者 「月琴」讓大家佩服他作曲的功力
而「微光中的歌吟」 歌詞寫得十分有意境
鳥語聲喧的清晨 悄悄起身披衣
誰在門外喚我 喚我迎向朝陽
無限沉靜的清晨 獨自走向林間
迷霧漸漸退去 苔痕露珠晶瑩
心中舒暢快意 天地無限靜好
留取光芒幾許 剎那化作永恆
鐘聲遙遠的黃昏 獨坐窗前凝想
誰在遠處招手 招我走入夕陽
晚霞如火的黃昏 獨自走向田園
暮雲緩緩消失 夜空星辰閃耀
兩段主歌分別點出了清晨和黃昏時分的「微光」來源
四句副歌更棒 完全就是通體舒暢的感覺!
整首歌詞沒有任何一個難懂的字詞 但卻很有深度 鮮明的畫面浮現
相較之下 現在很多流行歌的歌詞 故意用不連貫的字詞互相搭配
來顯得歌詞很深奧很厲害... 唉唉 ╮(╯_╰)╭
> 施孝榮 歸人沙城
> 橄欖樹
整場演唱會最辛苦的召集人 (鄭怡:召集人 就是一直很著急的人 XD)
歸人沙城也是他的經典歌曲之一 他的歌聲真的很有豪氣
「易水寒」「俠客」這種有武俠小說感覺的歌 也是他十分擅長的歌路
不過 橄欖樹? 雖然之前就聽說他要唱這首 因為是他挑戰金韻獎時唱的歌
但他能唱這種 乍聽之下和他完全不搭軋的歌嗎?
事實證明 比想像中好很多 :p 歌手不愧是歌手 以豪放聞名的歌聲
處理細膩的情感 一樣毫不含糊...
王夢麟在後台鬧 不過這場施孝榮有忍住 沒笑場就是了 XD
> 邰肇玫 等待你 (新歌)
> 美麗的重逢 (新歌) http://0rz.net/a71AX
其他都是第二屆第三屆的金韻獎參賽者 只有邰肇玫是第一屆的前輩
所以她說她是來插隊的.. XD
和其他人相比 邰肇玫的歌聲真的稍嫌平凡 因為她擅長的是創作
除了知名的「如果」「奔放奔放」「雪歌」之外
蘇芮「心痛的感覺」金素梅「最後的戀人」都是她寫的曲
尤其是「最後的戀人」 每一次聽都很感動....
不過兩首新歌聽起來都有點平淡 沒有像「最後的戀人」那麼深刻
> 黃大城 彌度山歌
> 漁唱 (李建復合唱)
彌度山歌 黃大城說他二十幾年沒唱了 XD
畢竟這首歌是雲南民歌 比較不像流行歌 沒那麼討好
其實黃大城的歌都偏向地方民歌的感覺
(不過「讓我們看雲去」的曲是黃大城寫的喔!)
「漁唱」算是他的歌裡面 最像流行歌的一首歌
這首歌聽了讓人 很有恬然自得的感覺 難怪李建復會搶著想要唱
他們倆真的音域音色都有一點像...
> 李建復 歸去來兮
> 曠野寄情 (黃大城/施孝榮合唱)
校園民歌時代 侯德健寫的歌不算多 但每首都很經典
他能寫「龍的傳人」這種充滿時代感和政治意味的歌
也能寫「捉泥鰍」這種朗朗上口到像兒歌的歌
還有充滿傳承意味的「那一盆火」
當然 不能忘了這首「歸去來兮」
完全寫出了陶淵明充滿無奈和悲憤的心情
聽了總會有一種 應該要熱淚盈眶地對著山林大吼到聲嘶力竭的感覺 XDDD
其實這幾個男歌手裡 我最喜歡的聲音還是施孝榮
但這首歸去來兮 還真的是和李建復的歌聲連結起來 其他人唱反而會很怪
> 點歌 風中的早晨 夜玫瑰 龍的傳人
點歌時間 大家都亂喊歌名
(眾人:心情!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鄭怡:那些不是民歌啦 囧)
風中的早晨 怎麼聽都好聽的歌 男女聲混唱的感覺很不一樣
夜玫瑰是楊芳儀許曉菁的歌 看得出來完全沒有準備
但兩人還是默契十足地唱完 樂隊老師也很厲害的跟上了
龍的傳人果然還是大家的最愛 雖然李建復唱了幾千次了不想再唱了
但拗不過聽眾 還是唱了一段
唉 大家幹麼點這種曲目 應該要點很少有機會聽到的曲目啊
像我滿想點鄭怡的「告別夕陽」 不過沒敢出聲就是了 (我靦腆啊!)
> 大合唱 看我聽我 木棉道 奔放奔放 散場電影 讓我們看雲去
> (這兩個不確定有沒有漏掉 @@)
這些是他們有準備好會被點的歌 XD 就變成組曲啦
都是經典到不行的歌
> A capella 當你生日 (其實後來還是有樂器 XD)
原本是王海玲的歌 他們特別改編成A capella的感覺
萬芳的「林萬芳歌本」裡面也有一個很可愛的版本
- Oct 23 Mon 2006 22:50
20060708 民歌高峰會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