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去高雄參加阿妹演唱會的當天早上,我從南岡山捷運站騎腳踏車前往父親的老家岡山。小時候在此度過好幾個夏天,每年過年也都會回來住個幾天,但隨著阿公過世、阿嬤搬去高雄和阿伯住,就很少再回岡山了。
這次來重溫童年回憶,也是我第一次不是跟著家人一起來到岡山。曾經從岡山舊火車站走回家的路只剩模糊的記憶;老家巷口的五叉還六叉路以及旁邊的公園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但羊肉爐店已經搬遷,書店已消失,老家的房子也都拆掉了。不過望著那片空地,過去老家的模樣仍歷歷在目;沒有蓮蓬頭只能舀水洗澡的浴室、阿嬤珍藏很多東西的小貯藏室、庭院裡的植物和燒洗澡水的爐子、客廳的轉盤式電話和坐起來不太舒服的沙發、還有搖椅和健身腳踏車都讓人好懷念喔。
77.
去高雄參加阿妹演唱會的隔天是我生日,原本打算從台南騎腳踏車到新化,但因為八月的太陽太過酷熱而改搭客運。結果到了才發現新化的主要景點週一都沒有開,而且預計下一站要去的中興新化林場要等三個小時客運,只好放棄。還好晚上找到好吃的沙拉餐,又意外約到台南朋友去吃杏仁豆腐冰,再加上這兩天住了朋友幫忙管理的民宿非常舒適,生日還是過得相當愉快。
生日隔天我前往後壁,完成在台南騎腳踏車的心願。幸運地在腳踏車店老闆的神準預測下等到雨停,騎往菁寮老街。我沒看過電影《無米樂》,無米樂社區看來也有些冷清,不過光是後壁的田園風光就讓人覺得不虛此行;尤其那種稻田的翠綠用手機完全無法拍出來,只能透過雙眼親自領略,在這樣的景色當中騎腳踏車真的好享受啊。
78.
高雄台南行的隔年一月,我的腳踏車行程延伸到了台東。曾經有人說台東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我也覺得如果長住在台東,真的要能耐得住平淡的生活;但是對於單車旅行的人來說,台東是還滿恬靜怡人的。台東森林公園佔地頗廣,很適合騎腳踏車或散步;尤其非假日又是上班時間人很少,騎起來非常舒服。不過非假日的缺點就是鐵花村沒什麼表演,只有沒正式表演過的樂團在街頭練習。第二天的關山環鎮單車道雖然冬季景色有些蕭瑟,但沒什麼人騎起來還是很加分。再加上台東車站離市區有段距離,三天下來累積了相當多的腳踏車騎乘量,非常滿足。
79.
三天兩夜台東遊,我選擇的住處是朋友推薦的食冊,是個結合書店、咖啡廳、民宿的複合體。第一天住宿時發現房間吊燈的即使關上開關還是1-2秒會閃一次,但老闆只說是LED燈太敏感,沒辦法解決。我又需要全暗才能入睡的人,面對整晚不停閃動的燈光實在有精神耗弱的感覺;最後儘量用帽子擋住眼睛,並把小燈打開讓閃光不那麼明顯,才勉強睡著。第二天問了另一位老闆,老闆說只要把燈泡轉下來就可以解決了;我鬆了一口氣,卻又心想那我前一晚又何必受這樣的折磨呢?
80.
在食冊住宿的第一晚並不舒適,第二晚卻過得相當開心。第二天從傍晚就開始下雨,對於以腳踏車代步的我來說去哪裡都不方便;幸好我可以在食冊一邊吃晚飯一邊看書。我借的書是之前熱線義工有發起讀書會的<背離親緣>,讀了首章便驚為天人,作者怎麼能夠把少數族群的處境和他們與父母的關係這麼複雜難解的事情,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講得深刻動人又有條理。回台北後不久我就把這本書厚厚的上下冊都買來看,是近年來最觸動我的一本書吧。特別跑來台東看了一整晚書聽來有點奇怪,但這卻是我整趟台東行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