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
畢業後沒工作的日子,我的心態是比照日劇《長假》,把這段時間當作一個長假,好好休養身心,並趁機做一些之前沒機會做的事情。首先我自覺英文程度太差,尤其是在非醫學領域;剛好當時家裡每天買的民生報每週二會附贈一小份英文報紙,我就決定每週來認真閱讀。開始讀報後才發現速度比預期慢很多,因為報紙涵蓋領域太廣,像是國際、政治、體育、藝術的英文都離我好遠。剛開始幾週的報紙上密密麻麻地標滿了我的註解,而且看完一份要花一整週的時間,剛好無縫接軌下一份。不過幾週後的閱報速度明顯提升,後來大概三天就可以看完一份報紙,而且也獲取了許多國際政治情勢的資訊。能夠在沒工作的日子獲得自我充實感和成就感相當重要,而且那段期間的閱報經驗對於未來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助益。

 

7.
從中學時期開始就不斷有人說我駝背得很嚴重,但當時的我不以為意,而且覺得挺直腰背好累喔。研究所時期更無暇顧及自己的外型,但腰痠背痛的情形也逐漸加遽。所以趁著畢業後沒工作的時候,我也決定來整頓一下筋骨。首先我試著每天花時間背靠著牆壁練習挺胸,開始練習後雖然無法完全改善,但至少發現過去自己駝背原來這麼嚴重。

另外某天我試著雙手張開往上伸,居然無法伸展到最開;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多久沒有如此伸展,肌肉都沾黏在一起了。因此我每天找時間伸展肢體,並開始慢慢探索自己柔軟度或肌力的不足之處。

 

8.
長期以來都習慣騎腳踏車當作代步工具,不過通常都只會在實驗室和住家之間來回。直到畢業後有大把時間,那幾年台北又正好開始推廣河濱單車道,因此只要天氣晴朗,我便會騎著腳踏車出門選條河濱單車道來騎。我家最近的單車道入口是馬場町,所以我經常從那裡為起點,沿著新店溪往東南騎到動物園,或中途沿景美溪叉到碧潭。如果往西北騎,通常就會騎到大稻埕或社子島。

固定路線騎久了有點無聊,所以我後來也會特地騎去基隆河河濱車道,或者過橋去騎新店溪的另一側;不過新北市的車道狀況明顯比較差就是了。很喜歡騎河濱單車道時不用跟汽機車爭道,也沒有特定的目的地,速度和方向都可以由自己控制,這種悠閒的感覺真的很棒。

 

9.
印象中騎河濱單車道騎最遠的一次,是沿著新店溪及淡水河騎到社子島入口時過橋,再沿著基隆河騎到關渡。這個距離對當時的我而言有點遙遠,而且那時候也還沒有YouBike,只能騎自己比較爛的腳踏車,騎起來比較吃力;因此回程時有種氣力放盡的感覺,好不容易才回到家。另外一次則是橫跨淡水河到達三重,打算沿著河畔繞三重、蘆洲一圈,同樣也是騎到氣喘吁吁;而且當時我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隨時用Google Map查詢方向,導致我中途騎錯路,差點騎到新莊回不了家。不過這些經驗都變成美好的回憶,也持續累積我對於騎腳踏車的熱情。

 

10.
忘了是在畢業前還是畢業後,我在網路上看到某個週末有校園民歌的講座,而且主講人是許乃勝。喜歡校園民歌的我一看到這個名字就很興奮,因為他是校園民歌末期代表作《天水樂集》的成員之一,而且還是薛岳「機場」的作詞人。能夠近距離親眼看到以前只出現在唱片文案上的人實在很令人興奮,終於可以接觸到自己夢寐以求的領域了。我試圖從他的經驗分享中,接近那個我來不及參與的年代。有時候聽到自己熟悉的事情(例如薛岳和幻眼合唱團)時也會忍不住答腔,看到旁人訝異的表情就覺得很得意;但後來才知道大家比較是用「妙麗又來了」的心情來看待我這種人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lemn 的頭像
    solemn

    solemn

    sole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